-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赤 峰 学 院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版 ) 第28卷 第4期
. 1ournal of ChiFenz Colle~,e (Soc.Sci) No.4 V01.28
《论语》 的 “恕道”思想与和谐社会
林 佳 梅
(福建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摘 要 《论语》 中的 “恕道”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与美国思想家房龙的 “宽容思想”有共
同之处 今天. “恕道”思想对于我们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 ,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恕道;宽容;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 B222.2;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596 (2007)04—007l—O2
一 、 《论语》 中的 “恕道”思想 想总有一天会成为这个世界人们的主要道德修养。法国哲
l、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与弟子的谈话语录 《论 学家伏尔泰则说:“什么是宽容?这是人类的特权。我们全
语》Ifl,孔子的思想用其弟子曾子的一句话来概括,即子 都是由弱点和谬误塑造而成的,让我们枉1互宽恕各 自的愚
H:“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曾子 日: “唯。”子出,门人 蠢,这是大 自然的首要法则。”4【两方人受 自己宗教信仰特
H: “何谓也?”曾子 日: “夫子之道,忠恕而 已矣。” 别足基督教的影响,讲求宽容, 《圣经》上阐述的伦理的
【论 ·里仁)。 “尽箭 “忠恕”一词在 《论语》 I卜只出现 “金科玉律”: “你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
过 一次,但 一直被认为足 “一 以贯之 ”的 “大子之道 ”, 别人。”这与孔子的 “忠恕之道”有异川l同工之处,即我们
址 、f孔子思越的最好的概括。本文想重点探讨的是孔子的 通常所说的 “推己及人”或者是 “将心 比心 ”。中华 民族
“ 恕”思想 l,的 “恕道”思想 。 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也讲求修身养性 以提高 自身的素质而
“道”足孔子仁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t园古 达到治国平天下的 口的, 《论语》的 “恕道”是孔子思想
代宽容 El艾理论的重要形式和范畴。 《论语》从两方面论述 的主r耍组成部分,也深深影响着 Il围人 毛【的道德修养。笔
“恕道”,一是从阻恶方面强调勿施恶于人,二是从容忍方 者认为, 《论语》小所体现的孔子的 “恕道”与房龙提出
f【lJ强渊宽和容众。从阻恶方 讲,子贡问孔子: “有一言而 的宽 思想有共同之处,二者都讲求宽恕别人的言行与己
町以终身行之者乎?”孔予答 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 的小一致 ,而达到和谐共处。 《论语》从仁爱精神出发讲求
施于人。” (卫灵公篇第十五)。恕道强调不强迫他人做于 宽容 ;强iI爿只欲人生,不欲人死 ;主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小利的事情。这一思想来 13对人性和人心的深刻洞察 。 的道德准则;抨击居上不宽为政小仁的专制统治;提倡尊
人性人心的本质决定人我同此心同此性。我心我性所不愿 贤容众的宽厚态度;注重和而小同无寡元怨 的宽松环境;
承忍者,绝不强加于他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具普遍 倡导知人知青 ,议论时政的言论和讲学 自由;强调既往不
性,为一般道德准则 ,但同时又主要是针对统治权力而青 , 咎赦小过的宽容精神。孔子和房龙虽然隔了两千多年,房
强调统治者不得强迫他人为不利之事。子 日:“出门如临大 龙深受其宗教思想影响,孔子的儒家思想也 白成一体,但
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 我认为二者所体现 的思想是一样的,都指宽恕别人的不同
家l兀怨。”(颜渊篇十二)。从宽和容众方面讲 , 《论语》主 的思想和行为,宽容不同的思想言论 ,特别是属于不同政
要足针对上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