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春县五里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五里街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五月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土地利用现状 2
第一节 五里街镇概况 2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 3
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 4
第四节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5
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 6
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原则 6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主要目标 7
第三节 土地利用发展重点 9
第三章 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10
第一节 调整优化原则 10
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0
第三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5
第四章 主要用地安排 18
第一节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18
第二节 建设用地安排 19
第三节 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21
第五章 土地利用分区 23
第一节 土地利用管制分区 23
第二节 土地用途分区 25
第六章 土地综合整治 29
第一节 土地整理复垦与开发 29
第二节 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 30
第七章 村土地利用控制 32
第八章 规划实施措施 33
第一节 法律措施 33
第二节 行政措施 33
第三节 经济措施 34
第四节 扩大公众参与力度 34
附表: 35
前 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永春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在深入分析五里街镇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县级规划下达的各类用地控制指标,确定规划期内五里街镇土地利用的主要目标,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科学优化各项用地布局,落实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划定土地用途分区,提出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规划期限2006-2020年,规划基期2005年,目标年为2020年,近期目标年为2010年。规划范围为五里街镇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
第一章 土地利用现状
第一节 五里街镇概况
五里街镇地处永春县城西北部,地处桃溪北岸,东南邻桃城镇,西接石鼓镇,北连介福乡和德化县三班乡,西北与吾峰镇毗邻。
是永春县中心城区核心区,县域文化、教育、体育中心,是首批福建省工业卫星镇之一。总面积平方公里辖个村、个居委会、1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人,90%以上。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夏、秋、冬四季明显,且具有夏长秋短的特点。是水土流失敏感区,土壤属砖红壤性红壤,主要为灰泥田轮作增钾土片。
全镇形成粮食、蔬菜、优质水果、大麻竹、柑桔、禽畜养殖等农业生产基地产业食品饮料、建材陶瓷、树脂工艺、服装制衣等小商品批发街、服装销售街、风味小吃街以及农产品零售批发市场等专业性、综合性市场(街)。基础设施完善,硬化率高达100%。文体娱乐设施齐全,有体育场、体育馆、文化中心、儿童公园、南音社、影剧院、武术馆、工人俱乐部等是闻名遐迩的文明礼仪之乡。 占土地总面积 占一级地类比例 土地总面积 3687.99 100.00 / 农
用
地 总 计 2831.64 76.78 100.00 耕 地 505.20 13.70 17.84 园 地 1006.97 27.30 35.56 林 地 1157.92 31.40 40.89 其他农用地 161.55 4.38 5.71 建
设
用
地 总 计 508.28 13.78 100.00 城乡建设用地 小计 401.84 10.90 79.06 城镇工矿用地 194.11 5.26 38.19 农村居民点 207.73 5.63 40.87 基础设施及其他用地 小计 106.44 2.89 20.94 交通水利用地 83.36 2.26 16.40 其他建设用地 23.08 0.63 4.54 其
他
土
地 总 计 348.07 9.44 100.00 水域 40.93 1.11 11.76 滩涂沼泽 3.61 0.10 1.04 自然保留地 303.52 8.23 87.20 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
一、耕地质量较好,分布不均
耕地占农用地的17.84%,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呈北部少、中南部多的分布特点,其中高产田较多,中低产田较少,但北部耕地质量有待提高。
二、园地面积较多
园地面积较多,柑桔、茶叶、名优水果等产业化经营,品质好,经济效益高,果品加工业发展状态良好,潜力大。是全县园地面积较多的乡镇之一。
三、城镇工矿用地面积较多,分布较集中
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194.1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38.19%,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城镇用地主要集中镇区南部桃溪北岸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