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和钾肥对白花丹参产量及品质的影响.pdf

密度和钾肥对白花丹参产量及品质的影响.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V903799 .L 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 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在论文研究期间给予指导、帮助和做出 重要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在文中明确说明。本声明的法律责 任由本人承担。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农业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 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和按要求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 纸质本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农业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 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摘要 丹参是一种常用中草药。随着丹参lJ缶床需求量的增加,全国各地己开 始进行大面积人工栽培。但有关丹参栽培技术的理论研究还很薄弱,其人 工栽培的技术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实验以白花丹参为材料,通过 调节钾肥和密度两个因素,对丹参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研究,以期找出最 佳栽培模式,为丹参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1密度对白花丹参产量、品质的影响 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根产量逐渐降低,群体根产量先上升后降低, 株/hm2增产23.34%、1.77%。随密度增加,丹参平均根直径显著降低,单 株根个数显著增加。 营养成分随密度变化不一致,白花丹参根中可溶性糖含量以低密度处 理最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淀粉含量均随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提高密度 对白花丹参营养成分的改善不太有利。有效成分受密度的影响比较复杂, 丹参酮1I。含量和隐丹参酮含量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丹参素含量中密度 处理最高,原儿茶醛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丹酚酸B含量高密度处理 最高。中密度处理在淀粉、隐丹参酮、丹参素、原儿茶醛方面有明显的产 , 量优势。 . 2 密度对白花丹参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 增加种植密度使丹参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胞 间c02浓度升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随密度的增加先升高 后下降,以中密度处理含量最高。高密度处理在生长后期光合速率和叶绿 素含量下降较快。 种植密度从74080株/hm2增加到1l1120株/hm2,丹参功能叶的SOD、 株/hm2时,叶片SoD、POD和CAT的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 栽植密度显著影响丹参植株体内氮磷钾的含量与分布,氮磷钾单株的 吸收量随种檀密度的提高而降低,收获时,中、低密度处理分配到根中的 密度和钾肥对白花丹参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N、P、K的比例较高,有助于提高经济系数。 丹参茎、叶、根中重金属含量受密度影响不大,且均小于药典限定标 准,没有毒害威胁。 3钾肥对白花丹参产量、品质的影响 施钾可以提高白花丹参产量,增加根直径、单株根个数,提高根部 增长速率,提高根冠比,促进干物质向根部的运转和分配。当施钾量为 并不利于丹参高产,当施钾量超过240K20 kg/11n12时,产量开始降低。丹 施用钾肥提高了丹参根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淀粉的含量。有效 成分受钾肥的影响比较复杂,丹参酮II。含量随施钾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隐丹参酮含量为施钾量120K20 kg/}lm2的处理最高,丹参素含量为施钾量 240 K20kg/111112的处理最高,原儿茶醛含量随施钾水平的增加而提高,丹 酚酸B含量对照最高。施钾量240K20 kg/hm2的处理在丹参酮II一、丹参 素、丹酚酸B方面具有较高的产量优势i分别比对照提高26.84%、50.98% 和42.03%。 4钾肥对白花丹参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 钾素营养对白花丹参封垄后叶片光合特性有显著的影响,适量供钾能

文档评论(0)

ww88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