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底栖生物生态调研.pdf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3l卷 第 ll期 2009年 l1月
长江 口及其附近海域底栖生物生态调研*
胡颢琰 施建荣 刘志刚 唐静亮 黄 备 宋继红 王婕好 魏 娜
(1.浙江省舟 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 ,浙江 舟 山 316004;2.浙江省环境监测 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12)
摘要 对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底栖生物的种类、生物量及栖息密度的分布和群落结构进行了叙述和讨论。调查结果表明,调
查海域共获底栖生物 100种 ;主要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平均为9.55g/m ,生物量组成以棘皮类 、多毛类 占绝对优势,分别占50.3%、
29.5%;栖息密度平均为71.8个 /m 。底栖生物种类组成 ,按生态特征划分为 白虾群落 、织纹螺群落。分析各站位 Shannon—Weaver
指数的结果显示 ,调查海域表现出生物多样性低及分布不均匀等特点。
关键词 长江I=1 底栖生物 种类组成 生物量 栖息密度 群落结构 Shannon—Weaver指数
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海洋资源极其丰富,而且 对长江 口及其 附近海域部分调查结果。调查共设
工农业也很发达 ,并附有杭州湾、宁波港 、象山港 、舟 49个站位 ,根据海域的 自然特征划分为长江 口、杭
山群岛等诸多港湾和岛屿l1]。长江 口及其 附近海域 州湾、舟山海区3个区域,其中长江 口设站位 23个,
地处中纬度地带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受台湾暖流和 杭州湾设 6个 ,舟山海区设 20个。按站位属性分为
东海沿岸流影响,水体调节作用强,且水体营养盐丰 走航站位和加密站位 2种,具体见图1。
富,适宜海洋生物的栖息 、生长、繁殖 ,为鱼虾贝类增 底栖生物拖 网使用阿氏拖 网。每站拖网 1次,
养殖提供了丰富饵料,因此是我国重要 的海洋渔业 拖网时间 10min,船速 3704~5556m/h。定量取
生产基地 。 样使用 QNC4—1静力式采泥器,取样面积为0.11TI,
近 2O年来 ,长江三角洲地 区经济发展迅速,人 每站取样 2次。样 品保存 、分类、计数及称量均按
口相对集中,沿海地区及其近岸海域环境压力逐年 《海洋监测规范》(GBl7378.7—1998)操作 。采用
加大,导致长江 口及其附近海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Shannon—Weaver指数 (H ’)_l2分析种类多样性 (只
特别是大量污染物质经长江 、钱塘江等河流直接排 对底内动物样品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
入东海 ,加上海洋养殖、过度捕捞 、海上倾废、海洋运
输及海洋勘探开采等所造成的污染 ,致使长江 口及 H’一一 ()lOg。()
其附近海域成为我国近岸海域 中污染最严重 的地 区 式中:s为种类数 为样品中第 i种生物个体数 ;N
之一。长江 口附近海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超 为样品中生物个体总数 。
标严重 ,营养盐 比例失衡 ,赤潮灾害频发 ,水产资源
2 结果与讨论
衰退 ,传统的渔场已经很难形成渔汛 ,生物多样性遭
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笔者调研了浙江近岸海域底栖 2.1 种类组成及分布特点
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变化特点 ,为评价浙江 调查海域共获底栖生物 100种 。],其中多毛类
近岸海域生产力及污染状况提供基本资料 ,同时为 22种 ,棘皮类 5种,甲壳类 35种 ,腔肠类 2种,软体
渔业生态研究、海水养殖 、港 口建设 、海洋环境污染 类 l9种 ,鱼类 l7种,具体见表 l。
治理与评价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意见和利用前 调查结果表 明,因海域环境差异较大 ,水文复
景提供生物学方面的依据 。 杂,既受大陆沿岸流影响又受黑潮影响,底栖生物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步步高】2015高考数学(苏教版,理)一轮课件第5章5.4平面向量的应用.ppt
- 完善青海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补偿政策研究.pdf
- 【步步高】2015高考数学(苏教版,理)一轮课件第5章专题三高考中的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ppt
- 宗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相适应—18年来中国宗教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pdf
- 官员“天花板”困局.pdf
- 实践是教育理论的生命——论教育理论的实践性特征.pdf
- 客运专线上跨既有繁忙干线铁路连续梁水平转体施工关键技术.pdf
- 【步步高】2015高考数学(苏教版,理)一轮课件第6章6.2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ppt
- 【步步高】2015高考数学(苏教版,理)一轮课件第6章6.1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ppt
- 【步步高】2015高考数学(苏教版,理)一轮课件第6章6.3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