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流型微囊藻毒素-LR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
童萍,邵艳红,唐淑榕,张兰 ,陈国南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运动科学研究中心,
福建省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福州350002
∗E-mail: zlan@fzu.edu.cn
蓝藻水华在世界范围频发,其污染程度迅猛增长,由其引起的水质安全和食
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性卫生问题。淡水中蓝绿藻分泌产生的蓝藻毒素是目前已
发现的污染范围最广的一类藻毒素,其中以微囊藻毒素- LR (MC – LR )最常见。
世界卫生组织(WHO )建议饮用水中藻毒素标准为 1.0 µg/L[1] 。因而藻毒素的检
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水中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2]
和液质联用(LC –MS ) ,不但可以定性和定量,且精确度高,但该法费时繁琐
[3]
且仪器昂贵难以普及;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 ISA ) 灵敏、快速,但其线性范围
窄、成本高,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免疫传感器是将免疫测定法与传感技术相结合
而构建的一类新型亲和性生物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痕量免疫原性物质的检测[4] 。将
其应用于MC - LR 的测定,可以实现快速、灵敏、实时检测。
本文将MC-LR 固定在修饰了石墨烯(GO )的玻碳电极表面,以竞争反应模式,
将标记有电活性的二茂铁标记的抗体特异性结合到上电极面表,通过检测标记在
抗体上的二茂铁的信号间接检测MC-LR 。采用DPV法对抗原MC-LR进行定量检测,
以二茂铁电流信号与MC-LR 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作为定量依据,检测限达0.005
ng/mL (S /N = 3),方法具有很好的重现性。
图1是不同修饰电极在5 mmol/L [Fe(CN) ]4−/3− (含 0.1 mol/L KCl )溶液中的
6
交流阻抗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抗原、抗体在电极表面的固定,电极表面
的阻抗逐渐增大,由此验证了其在电极表面的修饰。
图1 不同修饰电极的EIS 图
通过对石墨烯的量、抗原固定时间、抗原抗体孵育时间等实验条件的优化,
制备了竞争型MC-LR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以标记在抗体上的二茂铁的DPV信号与
MC-LR浓度之间的关系作为定量依据,传感器DPV信号与MC-LR浓度(ng/mL )
在0.01-25 ng/m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2.77434+1.40374C
(R=0.9987 ),检测限为0.005 ng/mL (S /N = 3)。
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
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708056 ),福建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2009J1028 )资助。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Guideline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second
e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eneva, 1998.
[2] Mathysa W, Surholta B, J Hyg Environ Health 2004, 207:601
[3] Metcalf JS, Hyenstrand P, Beattie KA, Codd GA, J Appl Microbiol, 2000, 89:532.
[4] Lv P, Min L, Yuan R, Chai Y, Chen S, Microchim Acta 2010, 171:297.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mperometric immunosensor
for Microcys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睿能热泵热水机安装手册-上海海立睿能.PDF
- 林业系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林业知识》真题库及答案1000题(参考).docx VIP
- 铁路客运车站标识系统暂行技术条件.doc VIP
-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汽车专业建设研究.pptx VIP
-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pdf VIP
- 山东省青岛实验高中2024届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 VIP
- 青岛《海绵城市设施运行维护导则》(2019修订版).pdf
- 2025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奥数竞赛测试考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案例:《数字电子技术》课程.docx VIP
- 巧克力糖自动包装机.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