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5-25《杜甫诗三首》(人教版).pptVIP

2013年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5-25《杜甫诗三首》(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 其诗被公认为“诗史”, 诗篇象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其人被尊称为“诗圣”。 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 (二)长安十年时期 (三)战乱流离时期 (四)漂泊西南时期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 20多岁的诗人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游历学习,结交朋友, 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五岳之首的泰山啊, 怎么样? 那苍莽的青色横亘齐鲁大地, 无尽无了。 峰峦层云迭起, 胸中阵阵激荡; 睁裂双眼眺望, 无数归鸟入林。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 都在这山上凝结聚绕, 山北山南、一明一暗, 判若黄昏和晨晓。 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峰巅, 俯首一览, 众山匍匐在我的脚下 是那么的渺小。 译文:    岱宗夫如何?    ——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讶仰慕的情形。    齐鲁青未了。    ——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远望 近望 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凝望 神游泰山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 你最喜欢哪一联?(此诗不算律诗) 理由? 结尾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 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是杜甫成就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名句赏析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诗人被迫北上避难。 7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宁夏,有“塞上江南”美称), 诗人闻讯前往投奔,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到长安;因官卑职小,未被囚禁。 诗人困居长安期间写作此诗。 春望 杜甫 国破 山河 在, 城春 草木 深。 感时 花 溅泪, 恨别 鸟 惊心。 烽火 连 三月, 家书 抵 万金。 白头 搔 更短, 浑欲 不 胜簪。 春望 杜甫 国破 山河 在, 城春 草木 深。 感时 花 溅泪, 恨别 鸟 惊心。 烽火 连 三月, 家书 抵 万金。 白头 搔 更短, 浑欲 不 胜簪。 首联颔联抒发面对国都沦陷、山河 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尾联抒发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 1、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2、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疑义赏析 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共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名句赏析 唐肃宗乾元元年(759)春天,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军打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路经这些地方,沿路所见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于是他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 《石壕吏》是“三吏”中佳作。 这首诗写了件什么事?请你把这件事告诉大家。   文章开头四句是故事的发生,哪一句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 有吏夜捉人  在这里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 举动? 全篇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捉人 赏析1:   本诗中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于如实描绘中寄寓了揭露批判之意,再用一个“夜”字作“捉”的时间,含义就更丰富了。  哪几个词写出了差役怒呼、老妇 哭啼的情景? 呼 啼 怒 苦 赏析2:    “藏问于答”,是本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反复描写官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 老妇致词说了哪些家事? 诗人是怎样知道的? 一家三男被征 二男新战死 寡媳衣不遮体 听妇前致词 赏析3:   尾声部分,“夜深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一个“如”字点明了这里所写的又是诗人的错觉。而这错觉不正出自诗人那忧国忧民之心吗?  根据你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诗的主题? 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 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 揭示了官吏的横暴, 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 抒发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陆时雍(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