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稻瘿蚊测报技术规范(试行稿).doc
稻 瘿 蚊 测 报 技 术 规 范(试行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瘿蚊田间冬前和冬后虫源基数、秧田和大田虫口密度、幼虫和蛹发育进度、成虫羽化率和定点乙型葱管消长等调查方法与内容,发生时期和发生程度预报方法、数据传输、调查资料表册等方面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稻瘿蚊田间调查和预报。
2 田间调查方法与内容
2.1 冬前虫源调查
调查时间:最后一代稻瘿蚊出葱结束后至下霜前。
调查地点:寻找标葱率高的田块。
调查方法:每类型稻田随机取样,采用平行跳跃五点取样法抽取5个点,每个点10丛,共查50丛。调查结果记入附录A附表1,为来年冬后虫源调查选定田块。
2.2 冬后虫源调查
调查时间:在每年3月-4月调查2~3次。
调查生境地:选择上年稻瘿蚊出葱率高的田段稻田、田埂和稻田周围沟边等。
调查对象(寄主植物):游草、再生稻。
调查方法:每类型稻田随机取样,采用平行跳跃取样法抽取10个点,每个点0.5m2,共查5m2。调查结果记入附录A附表2。
计算越冬虫源虫口密度(再生苗、落谷苗的虫口密度计算,可以调查的株数和虫数,根据种植的规格,估算亩丛数、丛株数,从而推算亩虫量)及死亡率。
2.3 秧田和大田各代虫口密度调查
调查时间:各代出葱高峰期后。
调查对象田:秧田和各种稻作类型田。
调查方法:秧田选择早、中、迟稻类型田各一块,随机或对角线5点取样,每0.1m2共查0.5 m2,调查其总株数、出葱率、虫口密度。大田采用平行跳跃五点取样法,每块田查5个点,每个点查10丛,统计出葱率、亩虫量及稻瘿蚊被寄生率,结果记入附录A附表3。
2.4 发育进度调查
调查时间:依据历史资料或前一代的发生期,于每代成虫盛发期前10天开始调查。
调查对象田:不同稻作类型田,选择有代表性稻田。
调查方法:按不同稻作类型田进行调查,每类型田剥查活虫数应大于50头,并把调查的虫数分龄、分级计算期发育进度,结果记入附录A附表4。蛹期按6级分级:
1级:复眼未现形
2级:复眼粉红色
3级:复眼变鲜红
4级:复眼枣红色
5级:复眼黑褐色
6级:当天羽化
2.5 羽化率调查预测幼虫盛孵期
调查时间:在水稻秧田或本田开始出现葱管时。
调查对象田:水稻秧田或本田。
调查方法:从田间出现乙型葱管开始,每天调查一次,每次调查100根葱管以上,统计蛹衣挂在羽化孔上的丙型葱管数(已经羽化),计算羽化率,结果记入附录A附表5。
2.6 定点乙型葱管消长调查方法
调查时间:在田间开始出现“乙型葱管”开始。
调查生境地:各类型田有代表性稻田一块。
调查方法: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选取固定的5个点并编号,每个点定点调查100丛,逐日或者隔日调查记载乙型葱管数,并将统计完成的葱管拔除。调查结果记入附录A附表6。
3 成虫灯诱调查
调查时间:从4-10月。
调查生境地:远离村民居住地,较平坦,有成片水田的稻瘿蚊发生区。
调查方法:在调查生境地安装200W白炽灯一盏,夜间亮灯早晨熄灯,并逐日记载诱集量。观察诱虫量变化,诱虫量最多之日,即为该代成虫盛发高峰日;经4~5天(产卵前期1天,卵期3~4天)即为幼虫孵化高峰日。
4 预测预报
预测预报包括发生期预测、发生量预测、发生程度预测。
4.1 发生期预测
成虫发生期 根据上代残留虫量发育进度调查,对照常年各虫态发育历期,预测下代成虫发生期;
幼虫发生期 根据成虫发育进度,对照产卵前期、卵历期,推算幼虫孵化期,确定防治适期。
4.2 发生量预测
成虫发生量 根据上代残留有效活虫,结合水稻生育期、气象条件等因子,进行综合分析预测;
幼虫发生量 根据田间卵量密度,结合温湿度条件进行预测。
4.3 发生程度预测
根据田间各虫态有效残留量,结合水稻生育期、温湿度条件,对照发生程度分级指标,预报当代或下代发生程度。
5、稻瘿蚊发生程度标准划分
稻瘿蚊发生程度可以秧苗标葱率、大田有效分蘖标葱率、发生面积比率和估计损失率为指标划分,其中以大田有效分蘖标葱率为主要指标,其他为辅助指标,划分标准见稻瘿蚊发生程度划分标准。
稻瘿蚊发生程度标准划分
项目 发生程度标准划分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轻发生 偏轻发生 中等发生 偏重发生 大发生 秧苗标葱率(%) <20 >20 >30 >40 >50 大田有效分蘖标葱率(%) <10 >10 >15 >20 >25 发生面积比率(%) >80 ≥20 ≥20 ≥20 ≥20 估计损失率(%)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
稻瘿蚊
( 年)
站 名 盖章
站 址
(北纬: 东经: 海拔: )
测 报 员
负 责 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