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葛根腐病病原鉴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粉葛根腐病的病原鉴定 林兰稳1,李兆雄2,何熊威2,黄赛花1 1.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50;2. 广东省鹤山市科技局,广东 鹤山 529700 摘要:近年来发现一种严重为害粉葛块根的土传病害。经显微镜直接检查、病原菌分离培养观察、致病性测定及田间病害调查,初步鉴定该病为粉葛镰刀菌根腐病,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该病的发生是由于腐皮镰刀菌与植物线虫复合感染所致。该报道在中国尚属首例。 关键词:粉葛根腐病;病原菌;腐皮镰刀菌 中图分类号:S4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3)04-0516-02 粉葛(Pueraria thomsonii Benth)为豆科植物,葛属。其块根不仅可直接食用,还可作为原料提取葛根素,在医学上应用于治疗脑血管等疾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5倍。2002年6月我们在鹤山市合成镇种植粉葛,发现一种普遍发生且严重危害粉葛块根的土传病害(现称之为粉葛根腐病),以后又在鹤山市其他乡镇陆续发现。为了确诊该病和防治其危害,在鹤山市科技局的立项支持下,我们对此病开展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初步报道如下。 1 为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粉葛块根及基部茎蔓,苗期及大田期均可发病。苗期染病,在吸收根的尖端或中部表皮出现黄褐色病斑,严重的根系干腐坏死,致地上部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基部叶片逐渐变黄。大田期染病,受害块根初期表皮呈黄褐色,后期变黑褐色,后蔓延到根茎,病部表皮纵裂,皮下组织变褐色干腐;横切块根可见维管束变红褐色,块根后期呈糠心型黑色干腐(为线虫和镰刀菌复合感染所致)。发病轻的地下茎近地处能重新长出新根,虽能结薯,但薯块小,无食用价值;发病重的地下块根大部分变褐、干腐,地上植株分枝减少,叶片小,硬化增厚,基部叶片逐渐变黄脱落,最后枯死(块根受害症状见图1、图2、图3)。 2 发病情况 图1 粉葛根腐病为害块根状 图2 粉葛根腐病所致的病根横切面 图3 粉葛根腐病所致的病根后期症状 从2002年发现此病后,在鹤山市合成镇多个种植村进行了田间调查。发现所有粉葛种植地均有该病为害,轻病田发害率在15%左右,重病田可达60%~90%,产量损失估约在3000~7500 kg/hm2之间,严重田块近乎失收。 排水不良,低洼潮湿,土壤酸性强,有机质含量少,土质为沙壤土,地下害虫及线虫为害严重的田块发病重;而排水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微酸性,质地为壤土的田块发病轻。该病每年从2月份开始零星发生,梅雨季节病情加重,高温干燥季节(7月份以后)病情减轻。 3 致病性测定及病原鉴定 3.1 致病性测定 从2002年6月至2003年8月,多次从田间采集发病粉葛块根新鲜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均分离检查到同一病原菌;该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菌落呈灰白色,气生菌丝较发达。经用所分离到的病菌进行盆栽接种试验和观察,结果表明,接种3个月之后的表现症状与田间的症状相同,挖取病株块根进行的病原菌再分离培养所得到的现象也与田间采到的病原菌相同。 3.2 病原鉴定 该病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菌落呈灰白色,气生菌丝较发达,呈密绒状或絮状,具环状轮纹;大型分生孢子呈纺锤型,有3~5个分隔,小型分生孢子呈卵圆形。病菌经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真菌研究室鉴定,确认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4 结论与讨论 据报道,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多寄生于瓜类蔬菜的冬瓜、节瓜、苦瓜,豆类蔬菜的豇豆,薯芋类的甘薯等作物上,而本文所报道的腐皮镰刀菌为害粉葛,则未见报道。 本研究结果表明了粉葛根腐病是由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侵染引起,它严重危害鹤山地区的粉葛生产。国内资料检索未见此菌为害粉葛栽培的报道,但近几年该病对鹤山地区的栽培粉葛为害日趋严重。有关此菌的生物学特性、侵入途径、发生条件以及防治措施,我们正在做进一步的研究。 Pathogenic identification of root rot disease of Pueraria thomsonii LIN Lan-wen1, LI Zhao-xiong2, HE Xiong-wei2, HUANG Sai-hua1 1. Guangdong Institute of Ecology, Environmental and Soil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 China; 2. Heshan Bureau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shan, Guangdong 529700, China Abstract: A kind of so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