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得失论.pdf
2010年 2月 湖南舅一钾蘑学院学报 Feb.2010
第 10卷第 1期 JournalofHunanFirstNormalUniversity V01.10.No.1
谢无量 《中国大文学史》得失论
王友胜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 要:谢无量的 《中国大文学史》是一部得失兼具的早期文学史论著。该书内容丰富、分期合理、材料翔实,充分体现
了文学史编写内容由宽而泛向纯而专过渡的积极意义;但也明显存在着结构有失均衡 ,资料引证过繁 ,未能谨守“纯文学
观 ”而 出现 的偏颇 。
关键词 :《中国大文学史》;文学史料;文学史观;文学史分期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31X(2010)01-0091—03
作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 ,中国文学史的编写与出现 京师大学堂的林传甲与东吴大学的黄人 ,两人的 《中国文学
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其间出现的各类文学史,据学者统 史》分别于 1904年和 1905年问世。 黄著 文《学史》只写
计,约有三千余部 ,这不能不说是国人在文学研究中 “跨越 到明代 ,林著 文《学史》于元明清文学部分亦未设专章,只在
式发展”的一个表现。在这林林总总的文学史著作中,谢无 其他章节有所涉及。更主要的是两书所涉内容十分庞杂,尤
量的 《中国大文学史》算是比较早地出现,取得了大量成绩, 其是黄著 文《学史》,多引录制、诏、策 、谕、诗词曲赋、小说、
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的一部。学界迄今尚无专文对此著进行 传奇、骈散文 、制艺乃至金石碑帖、音韵文字,类同文化史、
论述,有加以全面介绍、评论的必要。 学术史。钱基博之弟钱基厚 1917年出版的 《中国文学史
谢无量(1884—1964),名大澄,字仲清 ,号希范,别号啬 纲》,包括 “正名”“原始”“阐经”“谭史”“攻子”“考文”“完体”
庵,四川乐至县人。著名学者、诗人及书法家。出身书香门 七节,将文学史与经学史、政治史、哲学史混为一谈。以上充
第,自幼随父宦游,曾延师就学于安徽。早年在报刊、出版社 分反映了早期文学史作者对文学所应包括的内容及文学史
担任过编辑工作,1923年起先后在广东大学、东南大学、中 的任务与范围都还不甚清楚。因此 ,该书首章 文《学之定
国工学及四川大学等高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四川省 义》,分别引录中国古代的 周《易》《说文解字》尔《雅 ·释名》
博物馆馆长、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及中国人 文《心雕龙》阮元 文《言说》及外国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
民大学教授。1960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1964年病逝于 格尔、白鲁克、亚罗德、戴昆西等的言论,以此来叙说 “中国
北京。谢先生一生勤于学问,著述宏富,有 《中国大文学史》 古来文学之定义”与 外“国学者论文学之定义”。关于文学的
《中国哲学史》《中国妇女文学史》《诗经研究》《楚辞新论》 分类 ,作者有一段精辟的言论:“文学者,或分知之文 、情之
《诗学指南》《词学指南》《骈文指南》诗《式》《老子哲学》孔《 文二种,或用创作文学与评论文学对立,或以实用文学与美
子》《韩非》朱《子学派》及 《阳明学派》等20余部文史哲著 文学并举。顾文学之工 ,亦有主知而情深,利用而致美者。”
作。 [11十五年后,童行白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说 :“文学有
《中国大文学史》凡十卷五编,六十三章,三十四万余 纯杂之别,纯文学即美术文学 ,杂文学即实用文学。”囡以此
字,1918年 l0月由中华书局初版 ,至 1932年9月已印至 为基础,作者采用近人章炳麟 《国故论衡》分文学为 “无句读
十七版,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年又据中华书局 19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