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控制.pdf
2010年2月第 5卷第6期 ChinaPracMed,Feb2010,Vd.5,No.6 · 207 ·
糜蛋白酶在腹部切 口脂肪液化 中的应用及体会
鄢碧
腹部手术切 口脂肪液化是临床上术后常见的问题之一。 随访 ,切 口愈合 良好。
随着肥胖手术患者,内科合并症的增多,以及高频电刀的普遍 例2,患者,女,35岁,因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取
使用等,使腹部手术切 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明显增多。虽然治 下腹纵切El,术后第 7天拆线见全层裂开达前鞘,予局部清
疗方法很多,但疗程长,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精神、经济负担。 创,生理盐水冲洗后置糜蛋白酶5支涂于创面,3个蝶形胶布
简阳市贾家中心卫生院利用糜蛋 白酶在腹部手术切 口脂肪液 固定 ,腹带加压包扎 ,72h换药去除蝶形胶布,切 口干燥 ,愈合
化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好。出院后 1d随访,切 口愈合 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1.1 一般资料 本院妇产科 白2005年2月至2009年5月 采用糜蛋 白酶治疗第 3天返院换药,敷料清洁,切 口干
腹部手术切 口因脂肪液化发生裂开者 42例:横切 口12例 ,纵 燥,愈合好,第 7天观察切 口已完全愈合,其中3例术后皮肤
切 口30例。其中剖宫产 15例,妇科手术 27例;采用糜蛋 白 及脂肪裂开长达6cm以上者也如期愈合,治愈时间3~7d,
酶局部治疗者28例,局部清创、换药或二期缝合传统方法治 平均 3~4d,采用局部定时清创换药或二期缝合者,治愈 7~
疗者 14例。 21d,平均 14~15d。
1.2 方法 在术后3—5d或拆线时出现切 口脂肪液化者 , 4 讨论
取分泌物涂片除外感染 ,在严格消毒下将创 口内不新鲜组织 糜蛋白酶属肽链内切酶,具有分解蛋白质及凝固乳液之
去除干净、拆除裸露线结 ,将糜蛋 白酶粉剂撒入创面 内,据创 作用,能消化坏死组织,可减少局部分泌和水肿,促进炎性反
面大小用 3~10支不等 (每支 4000U),其后视切 口大小以 1 应消退,助长新生肉芽,使创 口愈合…。同时运用蝶形胶布
~ 3个蝶形胶布或数张创可贴固定,关闭死腔,使创 口对合, 或创可贴固定消灭死腔,更有利于组织对合、修复愈合,且不
并外置腹带加压包扎使组织对合严密,固定72h。 限制患者活动,治疗中注意切口清创要彻底,固定时组织对合
2 典型病例 严密不留死腔,切 口有感染者,应换药使创面新鲜后再采用上
例 1,患者女,26岁。孕39周,因巨大儿行腹部横切 口、 述治疗 ,愈合好。既往采取传统换药方法,切 口愈合时间长,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第 5天,挤压切 口渗液较多,拆除缝 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精神、经济负担,本方法安全有效 、简便
线,切 口裂开达前鞘,清除坏死液化组织,拆除线结,氯化钠注 经济,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效果良好。
射液(生理盐水)冲洗切 口,无菌纱布吸干,使创面新鲜干燥 ,
参 考 文 献
置糜蛋白酶6支涂于创面,数张创可贴压叠式固定,腹带加压
包扎,72h换药去除蝶形胶布,切 口干燥 ,愈合好。出院半月 [1] 陆风翔,杨 玉.临床 实用 药物手册.江苏科学技术 出版社
2002:686.
作者单位:641421 四川省简阳市贾家中心卫生院
重症监护病房 (ICU)院内感染的控制
张华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易感部位、危险因素,探讨护理对策。
方法 对 372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部位、原因、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
染发生率为 25.54%,发生的首要部位是下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和上呼吸道。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性
别、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等有关。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