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鹿类识别(三) 教学内容: 7.坡鹿 8.驯鹿(角鹿) 9. 狍 10 .毛冠 鹿 11 . 麝 12 . 麂 13.獐 14 . 豚鹿 15 . 鼷鹿 第四讲 鹿类识别(三) 教学目的 了解我国稀有或小型鹿的种类,掌握其体貌特征及经济价值。 教学重点 坡鹿、驯鹿、狍、麝的识别极其经济价值。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结合讨论及习题完成本次教学内容。 教学安排 投影教学35分钟,讨论15分钟,习题在课后完成。 7.坡鹿(Thamin;Brow-antler deer.) 外貌特征 别名泽鹿, 体型与梅花鹿相 似,被毛呈黄棕、棕或棕褐色,背中线黑褐色,背线两侧各有一列整齐的白斑。雄鹿有角,眉支向前上方呈弧形伸展,主干向后上方呈弧形伸展,且无大的分支。 体尺 雄鹿体重、体长、肩高依次为100kg,163cm, 102cm;雌鹿分别为60kg, 151cm,91cm。 7.坡鹿(Thamin;Brow-antler deer.) 分布 越南、泰国、缅甸、 印度及中国海南省。 繁殖性能 1.5~2岁性成熟, 每年2~6月发情配种,妊 娠期7~8个月,9月至次年1月中旬产仔,每胎一仔,出生重2.9~3.8kg。 产茸性能 6~7月脱角,7~9月生茸,成品茸重1~2kg。 ※ 种用价值 国家一类保护珍稀动物,适宜南方驯养的理想鹿种。 坡鹿茸角的形态特征 左图为外侧观 右图为内侧观 8.1驯鹿(角鹿) (Rein deer) 外貌特征 体型中等,灰褐色鹿占86.6%,白花色鹿占4.2%,纯白色鹿占9.2%,成年公鹿体长、肩高、体重分别115~120cm,100~115cm,105~130kg;成年母鹿的依次为105~110cm,90~105cm,90~105kg。 整体毛色有三白二黑特征:小腿、腹部、及为尾内侧为白色,鼻梁、眼圈为黑色。鼻端被毛,耳断,颈短粗,主副蹄圆大发达。公母鹿均生茸角,且角形独特。又名假四不象。 8.1驯鹿(角鹿) (Rein deer) 亚种 森林驯鹿、冻土带(苔原)驯鹿、极地驯鹿 生物学特性 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亚寒带针叶林中,食性广,耐粗饲,适应性强。性情温顺,集群性和游牧性强。有专家认为驯鹿是家畜化后又野生化了的种群。 8.2 驯鹿的生产性能 产茸性能 成品干茸单 产公鹿2㎏,母鹿0.25㎏, 茸质松嫩,茸毛密 长, 呈灰白褐色或银灰色。 繁殖性能 16~18月龄性 成熟,种用年限公鹿2.5~5 岁,母鹿2~12岁,妊娠期 215~238天,每胎一仔, 产仔率50%~85%。 产乳性能 产乳量每个泌乳期30~84L/只,每天50~1500ml乳用年限10~14年。 8.2 驯鹿的生产性能 产肉性能 成年公鹿屠宰率47.4%~52.8%,净肉重50~80㎏,母鹿相应为46.2%~52.4%,40~60㎏。 役用价值 去势公鹿、空怀母鹿及部分种公鹿等役用驯鹿占全群20%。 种用价值 茸、乳、肉、役兼用的珍贵鹿种,纯繁选育是当务之急。 9.1 狍(Roe deer) 别名 狍鹿、野鹿、野羊 种类 世界有西伯利亚狍和欧洲狍两种。 欧洲狍有五个亚种 指名亚种 高加索亚种 东北亚种(中国亚种):分布于黑、吉、辽、蒙、豫、冀、晋、鄂及朝鲜半岛,为优势种,体型居中。 西北亚种(甘肃亚种):陕、甘、青、藏及川北,体型最小。 9.1 狍(Roe deer) 天山亚种:分布于新疆天山和阿尔泰山区,体型最大. 外貌特征 冬毛呈灰白色至浅棕色,喉部有不定形白斑,夏毛呈棕红色至深红色,新生狍为深棕色或狐红色,体侧有三列平行体轴的白斑。8月龄后消失。臀斑较大,呈白色或柠檬黄色雄鹿生三杈形角 体尺 东北狍体长120㎝,肩高75㎝,西北狍体长115㎝,肩高72㎝。体重26~45㎏。 9.2 狍的生物学特性(一) 栖息地 栖息于山麓的阔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中,游走生境为林缘的森林;采食生境为林间空地;卧息生境夏季在灌木丛或草丛中,冬季在平坦、隐蔽度好、向阳的避风处。 食性 主要采食幼嫩树枝、树叶、花蕾、树实、地被植物等,属食草动物,是强选择性采食者。 9.3 狍的生物学特性(二) 活动规律 在黎明日出和黄昏日落前后1~2小时采食频繁,秋季为贮备越冬营养也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