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钠用作稠油乳化剂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腐植酸钠用作稠油乳化剂的研究 马涛1,张贵才2,孙铭勤2,葛际江2,汤达祯1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 东营 257017) 摘要:以乳状液稳定性为指标,在室内评价了腐植酸钠作为稠油将黏乳化剂的性能。主要考察了腐植酸钠浓度、油水比、温度、矿化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腐植酸钠使用量1~2%,油水比0.5~1.5,矿化度5000mg/L乳化效果最佳,乳状液破乳简单,适合现场应用。 关键词:腐植酸钠,乳化剂,稠油 The Research of Humic Acid Sodium as Emulsifying Agent of Heavy Oil MA Tao1, ZHANG Gui-cai2, SUN Ming-qin2, GE Ji-jiang2, TANG Da-zhen1 (1. Energy Colleg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2.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lleg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China, Shan dong Dong ying 257061) Abstract: The emulsifying performance of humic acid sodium as emulsifier was studied by evaluating the stability of emulsion. The effect of four factors (concentration of humic acid sodium, temperature, mineralization of water, rate of oil and water) was research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ptimum condition of emulsifying is concentration of humic acid sodium 1-2%, rate of oil and water 0.5-1.5, mineralization of water 5000mg/L. the emulsion breaking of this emulsion is easy. This emulsifying agent is fit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Keywords: humic acid sodium, emulsifying agent, heavy oil 我国稠油资源约有2.5 ×1010t占石油总资源量的28%。目前已探明稠油可采储量约有1.2×109t占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的7.5%稠油产量占世界稠油总产量的13%[1]。 图1 吉林原油粘温曲线 表1 腐植酸钠物性指标 物性 外观 水不溶物 1%体系pH值 1%体系表面张力/mN/m 产地 原料 指标 黑色固体 无 10.43 59.4 自制 褐煤 1.2 评价方法 主要评价乳状液类型、稳定性,乳状液越稳定说明乳化剂乳化效果越好,乳状液太稳定对后期的处理不利,因此只要乳状液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即可。乳状液稳定性评价方法[3]如下: 取10mL具塞刻度试管若干支,准确加入试验用原油5mL,用移液管准确移取5mL相应的乳化剂,盖上塞子,放在试管架上水浴恒温15min,振荡100次;将振荡后的试管立即垂直放在试管架上,同时开始计时,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油水界面高度(借助于聚光灯),共记录一个小时,并用稀释法或滤纸法判断乳状液类型。乳状液的稳定性用不稳定系数(USI)表示。不稳定系数按下式定义: 式中:USI—不稳定系数,mL; V(t) —t时刻析出水的体积,mL; t—测试时间,min。 从定义式可以看出:不稳定系数越小,乳状液的稳定性越好。 2 结果与讨论 2.1 乳化剂浓度对乳化效果的影响 试验温度50℃,油水比5:5,矿化度0mg/L,pH值9.5的条件下做原油乳化试验。腐植酸钠用量与乳状液稳定性关系曲线见图2。 图2 腐植酸钠用量与乳状液稳定性关系曲线 从试验现象看到:形成的乳状液为水包油型(O/W)。腐植酸盐之所以能乳化原油,并对乳状液有稳定作用,主要是由于腐植酸盐可以在油水界面上正吸附并形成吸附层[4]:(1)这些吸附层可以降低油水界面的界面能,有利于乳状液的形成和稳定;(2)腐植酸盐的非极性部分,由于极性相近能很好结合,从而使吸附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3)腐植酸盐的极性部分在水中解离形成扩散双电层,从而使液珠间有静电排斥力,阻止液珠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