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次雹暴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doc

一次雹暴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次雹暴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doc

一次雹暴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张培发 胡 燕 曾 晖 何 滨 (永州市气象局,湖南 425006) 摘 要 用永州雷达CINRAD-SB资料R、V、VIL、RCS、MESO、Hi和TVS对发生在永州石岩头的雹暴进行分析,发现暴雹系统在发展旺盛时具有典型的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结构,与Fleming的雹暴模型相似。它不仅有明显的三体散射回波,R和RCS上还有明显的旁瓣回波;始终有深厚的中气旋相伴,三次出现F1级龙卷有两次出现中层中气旋加强;三体散射和旁瓣回波出现时VIL激增到40kg/m2附近,二者明显时VIL>50kg/m2。,最大冰雹>101.6mm;三体散射明显和旁瓣回波鼎盛时出现了湿下击暴流。分析动力条件发现,本风暴发生在大的CAPE值、较大的垂直风切变、适度的0℃和-20℃的高度、上干下湿、地面有中β低压配合、≥45dbz强回波区始终在-40℃高度以下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中。用Andra1997年的标准,划定该风暴中中气旋强度有些偏弱,将转动速度下降3m/s比较接近我国实际。对美国TVS的预告虚警率很低的说法有保留。同时作者提出将三体散射(旁瓣回波)的出现或VIL=38kg/m2作为降大冰雹的指标;将三体散射(旁瓣回波)明显或VIL>50kg/m2作为降特大冰雹(50 mm)的预警信号;中层中气旋突然强烈发展作为龙卷发生的预警信号;旁瓣回波鼎盛时且VIL>50kg/m2可发布下击暴流预警。 关键词:雹暴 回波特征 分析 受灾概况 2006年4月9日深夜,永州市零陵区的石岩头镇出现了一次雹暴天气过程,损失严重。该镇洞口庙、杏木元两村所有瓦房无一片完整瓦片,一位细心的群众随手捡了一个冰雹称了称,重1斤2两(据此计算出直径为107.2mm)。 天气形势分析(图略) 9日20h500hpa原华中北支槽分裂东移,南段位于长沙;而腾冲南支槽东移到贵州境内,且有所加深,桂北到湘南有一支风速30~40m/s的西南急流。700hpa图上南宁南支槽少动,而鄂中切变线则南压到湘北,桂北到湘南有20m/s左右的西南急流,且风速在湘南辐合。850hpa图上贵阳SE侧有一低涡环流生成,原怀化切变线演变成“人”字型,切变线南侧的低空急流风速辐合加强。地面图上冷空气主体远在新疆,湘北倒槽中的弱锋面减弱南压到永州附近,两侧温差已不清楚,但南岭北麓有一条明显的辐合线,辐合线上通道三江间、东安全州间各有一个中β低压,黔东湘西有大片雷雨区。 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3.1 基反射率因子和剖面图分析 风暴22:02起源于广西全州西部,向ENE方向移动经石岩头23:53在零陵珠山镇减弱成一般对流单体,历时1小时50分。 22:51基反射率因子在3.4°、4.3°两个仰角首次出现三体散射和旁瓣回波,三体散射回波于23:22达到最盛并向下向上扩展到2.4°、6.0°两个仰角,旁瓣回波23:04和23:10最盛并向上扩展到6.0°仰角(图1a、b、c)。三体散射和旁瓣回波分别维持了7个和6个体扫。23:04~23:28回波最强,1.5°~6.0°各仰角风暴强中心都≥65dbz。在出现三体散射和旁瓣回波的同时1.5°和2.4°风暴右侧出现钩状回波、右前方出现明显的V型缺口,23:16扩展到4.3°仰角,23:22在6°及以下仰角风暴后方也出现了V型缺口(图1d、e、f、c)。 图1 a、b、c分别为22:58(4.3°)、23:10(6°)、23:22(6°)基反射率因子,图中三体散射回波随时间加强,风暴右侧的旁瓣回波a.b相当清楚,c已减弱,黑圆圈为中气旋标识,a.b黑圆圈内的黑倒三角为TVS标识。d、e、f为23:22 1.5°、3.4°、4.3°基反射率因子,结合c可以看到风暴后侧和右前方明显的V型缺口,风暴右侧宽广的钩状回波。 图2 a为22:02~23:53风廓线,1km以内的低空垂直风切变达到10m/s。9km以上风速在50~60 m/s,3~9km风速在30~50 m/s,1~3 km风速在20~30 m/s。b~e分别为23:04~23:22风暴的垂直剖面,BWER清晰可见,≥45 dbz的回波区在11km以下。 垂直剖面图上22:33以前风暴为形成阶段,强中心上下重合,伸展高度仅6~7km。22:33~23:04为风暴的发展阶段,WER随时间加强,强回波伸展到9km附近,且出现了旁瓣回波,这是出现大冰雹的又一佐证。23:10~23:22是风暴的成熟阶段,BWER和风暴顶部的旁瓣回波相当明显,强中心强度达到69dbz,但≥45dbz的回波区在11km(-40℃的高度为10.8km)以下(见图2b~e)。23:28起风暴进入衰减阶段,风暴演变过程与发展阶段反向。 3.2 径向速度和中气旋分析 风暴发展初期,低层是气旋性辐合气流、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