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致 谢
本论文是在尊敬的李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老师对论文的工作自始至终
给予了精心深入地指导,他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洞察力、忘我的敬业精神、严谨的
治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格令我由衷钦佩,是我学习的楷模,并将使我受益终身。在此
向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本文的实验工作是在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表面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材料
学院进行的,我衷心感谢郝胜智老师给予的指导和耐心的教诲。感谢理工大学吴平
生和李旻才师兄的指导。感谢三束实验室和材料学院关心和帮助过我的各位老师和
李彦辉、朱春雷、马仁涛、李峰伟、全世光,陈华等师兄师弟们的帮助。本论文研
究得到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课题号:0601 )资助。
还要感谢相珺、贾孟东,刘丽,陈永军等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给子了大量的帮助,
大家互帮互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要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对我的论文进行评阅、评议的各位专家学者。在此谨向所
有关心、帮助我的人致以由衷的谢意。
摘 要
以强流脉冲电子束为加工手段的表面改性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当高能电子束
在很短的脉冲时间内将能量注入材料表面极薄的一层时,瞬间会发生加热、熔化,
甚至汽化,以及随后的固化等过程,并伴随有动态应力产生,这些都有可能改变表
面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本文利用 Nadezhda-2 型强流脉冲电子束装置对镁合金
AZ31 和纯钛进行表面改性研究,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仪对处
理样品表面进行显微形貌和结构分析,并对电子束处理前后试样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AZ31 镁合金: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后 AZ31 镁合金表面出现了典型的熔坑形
貌,同时熔坑周围有应力波作用产生的褶痕。磨痕宽度变短,由原始样品的 922μm
减小到了 658.67μm 。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电子束快速凝固作用所产生的表层晶
粒细化和固溶强化。自腐蚀电位由原始样品的-1540mV 升高到-1231mV 。由于电子
束表面改性可导致表层镁、铝元素含量及分布形式发生变化;样品表层铝元素的升
高是改善其腐蚀性能的主要原因。同时对 AZ31 镁合金表面进行强流脉冲电子束铝
合金化处理后,磨痕宽度由原始样品的 922μm 减小到了 513.7μm 。样品抗 5%NaCl
腐蚀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自腐蚀电位由原始样品的-1540mV 提高到了-934.4mV 。由
于表面铝的存在,形成致密的钝化膜,隔离基体,阳极溶解过程受到影响,镁的溶
解速度降低。
纯钛: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的纯钛表面有明显的熔坑形貌,表面的显微硬度值
随脉冲次数增加而增大,由原始样品的 154HK 升高到 275HK 。与原始样品相比,处
理后样品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都明显地提高。
关键词:强流脉冲电子束;AZ31 镁合金;纯钛 ;耐磨性;耐蚀性
Abstract
High current pulsed electron beam (HCPEB) is now developing as a useful tool for
surface modifacation of materials. When concentrated electron flux transferring its
energy into a very thin surface layer within a short time, superfast processes such as
heating, melting, evaporation and conseque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