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2章_地球的外衣——大气.doc
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
第1节 大气层
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一直延伸到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空气也叫大气。
[补充]大气的成分: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臭氧、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杂质等物质组成。
大气作用:1、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
2、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举例:氧气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3、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4、水蒸气能成云致雨
(二)大气的温度
[读图]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
特点: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2、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太阳辐射强)。
3、在0-12千米、55-8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4、在12-55千米之间,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升高。
哈勃望远镜的外面为什么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
——高层大气温度高、太阳辐射强,银白色的金属外壳可以反射热的辐射,避免高温下外壳熔化。
(三)大气的分层
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
对流层(0-17千米)
平流层(17-50千米)
中间层(50-80千米)
暖层(80-500千米)
外层(500千米以上) 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间的过渡层。
1000千米以上,大气变得十分稀薄,密度很小。
5000千米以外,大气已接近真空。
(四)对流层的特点
1、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
2、在两极和赤道地地区的厚度不同。两极厚度约8千米,在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
3、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4、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对流是怎样形成的实验
受热处空气上升,两侧温度低的地方空气下沉。
想一想对流层的温度特点,对形成对流有利吗?――它的温度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有利于对流的形成。
所以,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和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空调应该怎样装?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室的上部?――形成对流,达到制冷效果。
五、课后反思
通过实验来了解对流层的特点,学生易于接受。补充大气的作用,使学生对大气与生活的关系更了解。对于飞机和卫星在大气中的分布学生很难理解。其实,包括老师也难以理解。
第2节 天气和气温
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刮风、下雨、雷电等都是天气现象。
[读图]2-6、2-7感受天气
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
(二)气温
1、 气温的含义:空气的温度叫气温。描述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2、 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分类]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
温度计的结构和制造原理
3、 气温度量单位:摄氏度(℃)
4、 气温与人类生活和其它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
[举例]1、人类的生产方面:春播、夏收;冬季作物的防冻;农作物有各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
2、人类的生活方面:空调、暖气;避暑疗养;
3、生物的行为:狗在高温时的表现;蛇的冬眠、蛙的产卵等。
五、课后反思
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提了出来,但是教师真的很难搞懂,何况学生。限于学校的实验条件,气温的观测只能放在课后或者是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探究实验的难度较大,学生尽管测出了温度,但很难达到教学所要求的整理和比较能力。故而也难以得出结论。如果能够补充气候的有关知识,通过对比教学,学生更易于掌握天气的描述词语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实验引入]
1、器材:一杯水(染成红色),一个空杯,一个胶头(或橡皮套),一根玻璃管(两端开口,粗细均匀,长20cm,内径约5~10mm均可)
2、演示过程
1).出示玻璃管,将空杯置于管的正下方,然后向管内倒水,可看到水从管底流出。
2).左手拿管,并且用食指紧紧堵住玻璃管的下端,仍然向管内注入水,至满。
3).教师提问:为什么水不会从下面流出?
学生微笑,齐答:因为管底被手指堵住了。笔者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指出:由于管底被手指堵住,所以手指对管内的水产生向上的压强,支承住了水柱。接着置疑:若此时将管倒拿,使其开口端朝下,水会不会流出?学生纷纷猜测,形成悬念。
4).左手拿管不变,同时用右手中指抵住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法官庭审技巧.doc
- 浅谈淋巴结核挑治法.doc
- 浅谈煤岩学在煤田地质中的应用.doc
- 浅谈煤质检验中的误差分析及解决措施.doc
- 浅谈特殊生的转化.doc
- 浅谈现代足球中的弧线.doc
- 浅谈珠心算对入学儿童的作用.doc
- 浅谈生产效率.doc
- 浅谈班主任如何挖掘学生潜能.doc
- 浅谈生物肥料在现代甘蔗生产中的作用.doc
- 浙江省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课程代码02064.doc
- 浙江省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课程代码02064.doc
- 浙江省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仪器分析、检验仪器原理及维护试题 课程代码01651.doc
- 浙江省年月自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一)试题.doc
- 浪涌电压抑制器及其应用..doc
-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及其研究进展.doc
- 海狗人参丸对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性激素的影响.doc
- 海阳市刘云霞.以生为本优化差异让数学课堂彰显人性的魅力.doc
- 海马汤的做法.doc
- 消化性溃疡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年期复发率的关系.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