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古典与现代审美间的浪漫绝句——苏曼殊诗论.pdfVIP

出入古典与现代审美间的浪漫绝句——苏曼殊诗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 12期 出入古典与现代审美问的浪漫绝句 苏曼殊诗论 口黄 轶 摘 要:七言绝句是清末民初诗坛的苏曼殊享誉最多的诗体。苏曼殊诗无论表达唯心任运的禅境诗心、抒 写潭影疏钟里的国族关怀或描摹现代情僧 “袈裟和泪”的爱情体验,都体现出“灵、动、新”的美学风格,其妙有韶 秀的境界合有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其推崇个我、关注主体的清新味又是现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审美共性。在这 个意义上.曼殊诗成为晚清诗坛出于 “古典”而入于 “现代”的桥梁,其 “现代性”意义也正是苏曼殊见称于新文学 界的原因。 关键词:苏曼殊:绝句;古典:现代审美 中图分类号 :I20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4O2(2007)i2—0046一O5 近体诗中,以五七言绝旬为最尊。[1]七言绝旬也 天然本色是其最强烈的特点。与他难以索解的译风迥 是清末民初以体验者而非宣传者身份登临诗坛的苏 然不同,曼殊诗最主要的特点是出脱 自然、雕琢无痕。 曼殊享誉最多的诗体。民国学者王德钟人诗共论:“旷 在审美范畴里,“自然”和 “真”是一对双胞胎。王国维 观海内,清艳明隽之才,若曼殊者,殊未有匹焉。”[:]曼 认为诗人应让毫无装束的赤子之心尽情展露[,:佛家 殊诗篇可归为三类 :第一类表达唯心任运的禅境诗 言 “最上乘,无可造,不施工力 自然了”,佛家与诗家在 心,如 《住西湖白云禅院》、《次韵奉答怀宁邓公》;第二 直契本心的“自然”的旗帜下走到一起。诗的基本要素 类抒写潭影疏钟里的国族关怀,如 《以诗并画留别汤 和固定成分是节奏和声韵.由它们所产生的一套通用 国顿》、《落日》;第三类描摹现代情僧 “袈裟和泪”的爱 的格工和法则构成了格律诗的规范。苏曼殊作诗只选 情体验,如 《本事诗》、《寄调筝人》等。无论对家国的理 五言或七言绝句,没有律诗传世。律诗讲究排比、对 想还是对佛禅境界的追随抑或对爱情的审美相互纠 偶,对于形式的要求很高,在曼殊一定觉得桎梏性灵、 葛 ,共同体现了苏曼殊文学审美上的追求:其妙有韶 拘谨情感,不能任情挥洒。在诗体运用上曼殊的崇尚 秀的境界含有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其清新与直抒胸 自然、直抒性灵、尊重个性类于苏轼.二人都不主张为 臆又是现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审美共性。总结起来.曼 了格律而牺牲 自由,为了艺术形式而放弃精神内容. 殊诗的审美风格可用 “灵、动、新”概括。 他们的诗 自由驱谴典故和俚语,僵死的学问也表现得 “灵”,首先表示诗韵 自然。活化典故,巧用禅语. 鲜活流走,天才的诗心和唯心任运的思维方式、行云 主观性灵的自由抒发成为曼殊诗歌创作的思维方式. 流水的诗风深契于诗间。但二人的审美风格仍有很大 作者简介:黄轶(1971、1i一),女,河南南阳人,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方向 为2O世纪中国文学。 维普资讯 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 l2期 差别。东坡那种空造万有、心造万象的气势和直抉神 影里,“落”字把声音的波动化为一种姿态,仿佛在听 髓的手眼是曼殊所不能企及的,如苏东坡 《六月二十 觉里获得了视觉的感受。按照逻辑思维,“人之百事, 七 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健笔纵横,八面翻滚 ,快如并 如耳、目、鼻、口之不可 以相借官也”【,就在这通感的 剪:而曼殊那种 “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情韵也是东坡诗 铺设下

文档评论(0)

kuailexingk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