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特色治疗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实践
刘惠军 梁凤好
(华佗医院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 526060)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转变,护理工作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向预防保健方向发展,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将治疗和护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建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康复相结合的治疗和护理模式,不断总结中医特色护理经验,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医 特色治疗 护理
我院是一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广东省中医名院创建单位。近年来,我院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中医管理年活动,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全国中医医院推广建设治未病中心的号召,在2010年3月正式成立治未病中心。中心由一名中医主任医师负责,人员由中西医主治医师、中医师和护士共八人组成,中心贯彻我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把“治未病”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康复的理念贯穿临床,为“未病”者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养生指导,把握自我健康;对“已病”者利用内病外治的方法,减少药物副作用对身体的影响,提高疗效缩短病程;为“病后”者提供养生方案结合外治方法,调理体质提高抵抗力以降低疾病复发率。中心成立近三年来,积极开展各种中医特色治疗,创建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康复相结合的治疗和护理模式,现报告如下:
1.三种中医特色治疗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1.1小儿捏脊疗法:利用拇、食指在患者脊柱两侧运用点捏、按压、捏拿等手法,以达到调和阴阳、健脾和胃、调理脏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目的[1]。
1.1.1作用: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适用于小儿疳积、厌食、腹泻、呕吐等症。
1.1.2护理要点:置患儿于俯卧头侧位,头部稍高于骶尾部,暴露背部并注意保暖;取督脉穴位自长强穴起止于大椎穴[2],施术者沿脊柱两旁,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以食指、中指向下捻动,拇指同时向上推动,边捏边推由下而上,自骶尾部向项枕部推移,重复3~5遍后以大拇指按揉双肾俞穴2~3分钟。每天一次连续六天为一疗程。因小儿脏腑柔嫩,血气未充,操作手法要轻柔;随时观察小儿面色和局部皮肤情况以局部皮肤温热稍潮红为度。
1.1.3评估效果,以缓解小儿疳积、厌食、腹泻、呕吐为有效。
表1 近三年小儿捏脊疗法患者治疗效果
时间(年度) 例数(人次) 有效例数(人次) 总有效率(%) 2010.03~2011.02 95 73 76.8 2011.03~2012.02 226 182 80.5 2012.03~2012.11 524 441 84.2
1.2药物贴敷:中药打粉后,配以调和剂制成饼状敷帖于患者体表指定穴位达到调理体质、防治疾病的目的。
1.2.1作用: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调整气血,达到祛痰解痉,健脾开胃、改善脏腑功能的目的,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哮喘、虚证感冒,慢性结肠炎、胃脘痛等。
1.2.2护理要点:使用中心自制的药饼①咳喘清肺贴(方用浙贝、天竺黄、胆南星、血蝎、薄荷配冰片水)或②咳喘温肺贴(方用麻黄、白芥子、杏仁、白豆蔻、胡椒、苏子、白芷、制川乌配姜汁)。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贴药部位,根据患者情况辨证选用上述药饼敷贴于肺俞、定喘、膻中、天突等穴并以胶布敷料固定2~4小时(小儿酌情缩短时间)。观察局部皮肤情况,贴药后有轻度灼热感或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如果局部灼热难受可提前除去;局部起水泡可外涂万花油;忌进生冷寒凉或辛辣之食,贴药部位4小时内勿湿冷水。
1.2.3评估效果:以过敏性鼻炎、哮喘、虚证感冒,慢性结肠炎、胃脘痛等好转或缓解,反复发作次数减少为有效。
表2近三年药物贴敷患者治疗效果
时间(年度) 例数(人次) 有效例数(人次) 总有效率(%) 2010.03~2011.02 891 758 85 2011.03~2012.02 1816 1580 87 2012.03~2012.11 1090 980 89.9
1.3中药雾化吸入:利用超声雾化器将中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通过导管经口或鼻吸入呼吸道达到治疗目的。
1.3.1作用:清热解毒、消除水肿,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及鼻窦炎、急慢性咽炎引起的头痛、鼻塞、咽喉不适等症。
1.3.2护理要点:使用中心自拟方①清喉利咽喷(方用金银花、菊花、鱼腥草、连翘、桔梗、玄参、黄苓、甘草、薄荷等),方②通窍止涕喷(方用苍耳子、辛荑花、霍香、蝉衣、黄苓、云苓、甘草、薄荷等),两方分别按中药煎煮法[3]煎好打包备用。检查并安装超声雾化吸入器各部件并连接管道,水槽内加蒸馏水250ml, 选取方①或②汤剂15ml,置于雾化罐内,接通电源,预热3~5分钟,开雾化开关,调节雾量使药液呈雾状喷出,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经口或鼻吸入:以头痛鼻塞为主证者协助患者将口含嘴置于鼻前;以咽喉不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