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农业流域磷流失风险评价及关键源区识别--以凤羽河流域为例.pdf

高原农业流域磷流失风险评价及关键源区识别--以凤羽河流域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原农业流域磷流失风险评价及关键源区识别--以凤羽河流域为例.pdf

2014 33 8 :159 1-1600 20 14 8 , () 农 业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年 月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高原农业流域磷流失风险评价及关键源区识别 ———以凤羽河流域为例 1,2 1,2 1,2 1,2 1,2 1,2 1,2* 3 李文超 ,刘 申 ,雷秋良 ,翟丽梅 , 洪媛 ,罗春燕 ,刘宏斌 ,任天 1. 100081 2. 100081 3. (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 农业部环境 300191 , 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 摘 要:以Iowa 磷指数模型为基础,根据中国高原特征并参考其他磷指数模型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简化和修正,建立了中国高原农 业流域磷指数评价体系,并以洱海源头典型小流域凤羽河流域为例,分别对溶解态磷和颗粒态磷面源流失风险进行了评价及关键 源区的识别。结果表明,两种形态的磷流失较高和最高风险区均分布于河流两侧 100 m 的范围内。溶解态磷流失较高和最高风险区 , ;溶解态磷流失 主要为河流中下游的农田区而颗粒态磷流失较高和最高风险区在河流上游草地和河流中下游的农田区均有分布 关键源区为中下游河流两侧 100 m 范围的农田区,颗粒态磷流失关键源区为上中下游河流两侧 100 m 范围的草地和农田。研究结 果为实现流域面源磷流失高效防控奠定了基础,同时表明新建立的磷指数评价体系适用于高原流域开展磷流失风险评价及关键源 区识别。 关键词 磷指数;磷流失;溶解态磷;颗粒态磷;关键源区 X820.4 A 1672-2043 2014 08-1591-10 doi:10.11654/jaes.2014.08.0 18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 ) Assessing Risk of Non -point Source Phosphorus Loss and Identifying Critical Source Areas in a Chinese Highland Agricultural Watershed LI Wen-chao1,2, LIU Shen1,2, LEI Qiu-liang1,2, ZHAI Li-mei1,2, WANG Hong-yuan1,2, LUO Chun-yan1,2, LIU Hong-bin1,2*, REN Tian-zhi3 1.Key Laboratory of Nonpoint Pollution Control,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0081, China; 2.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 ( gional Plann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3.Institute of Agr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Tianjin 300191, China ) Abs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