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面线位误差带几何形状的解析表达*
刘文宝① 戴洪磊③ 徐泮林① 史文中②(①山东矿业学院,泰安,271019, ②香港理工大学,香港)(③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0096)
THE ANALYTIC EXPRESSION OF GEOMETRIC FIGURE ON PLANAR LINE’S ERROR BANDLiu Wenbao①, Dai Honglei③, Xu Panlin①, Shi Wenzhong②(①Shandong Mining Institute, Taian,271019)(②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③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210096)
Abstract Based on the envelop theory of the family of curve lines, this paper derives the boundary curves functional expression of the segments “g-band”,testifies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function at the break point, and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g-band” boundary is a closed continuous curve. 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isotropic, homogeneity and isotropic-homogeneity, this paper also gives the error bands equations and figures respectively. 测绘信息网Keywords Line segment, Error band, Boundary curve, Envelop
摘 要 本文根据求解曲线族包络线原理,导出了描述随机线元线位误差带(“g-带”)边界线的分段函数表达式,证明了函数在分段点处的连续性,得出了“g-带”边界为连续闭合曲线的结论。从理论和实验角度讨论了各向同性、准均匀性和准均匀且各向同性误差带的边界线方程及形状。测绘信息网关键词 线元 误差带 边界线 包络线分类号 P208 测绘信息网1 引言 在测绘学科中,误差椭圆是衡量平面点位精度的实用方法[1]。在GIS中,误差带是衡量平面线位精度的实用方法[2]。这方面的研究始于Chrisman[3],后人作了许多发展,有关评述见文献[4]。文献[4]还首次利用随机过程工具提出了一个广义误差带(“g-带”,原文简记为“De-带”),从理论上概括和统一了已有的一些结果。但迄今的研究仍集中在误差带的定义和概率分布上[4],很少涉及误差带几何形状的数学描述这一重要问题。测绘信息网 由于平面点位误差椭圆是平面解析几何学中的典型二次曲线,其几何形状的数学描述非常简单,即由主轴方向和长、短半轴值三个参数唯一确定。然而,对于GIS中的平面线位误差带,其几何形状的描述则较为复杂。为使讨论具有一般性,本文针对“g-带”探讨其边界线几何形状的解析表达。测绘信息网 2 线段上任意点的点位误差椭圆方程2.1 误差椭圆参数
图1 线段P0P1
Fig.1 Line segment P0P1如图1,P0P1为由端点P0(x0,y0)和P1(x1,y1)定义的线段,Pt为线元P0P1上任一点。记z0=(x0 y0)T,z1=(x1 y1)T和zt=(xt yt)T,则已知P0P1端点坐标的协方差阵Σz0z0和Σz1z1可唯一确定Σztzt[4],进而导出Pt点处误差椭圆的长、短半轴At、Bt和主轴方向φt的计算公式为测绘信息网
(1)
(2)
(3)
其中:t=|P0Pt|/|P0P1|, (t∈[0,1])
2.2 误差椭圆标准方程测绘信息网 将坐标系xOy通过坐标轴的平移和旋转,变换到新坐标系x′O′y′中。这里平移参数为(xt,yt),旋转参数为(90°-φt)。这时,新坐标系x′O′y′的原点在Pt点处误差椭圆的中心上,y′轴与误差椭圆长轴方向重合,则Pt点处的误差椭圆在新坐标系x′O′y′下的标准方程为
(4)
其中λ为截面常数[1]。当λ=1时的误差椭圆方程称为标准误差椭圆。2.3 误差椭圆一般方程 通过逆坐标变换,得到Pt点的误差椭圆在原坐标系xOy下的一般方程为测绘信息网
(5)
记X=x-xt,Y=y-yt,将式(5)化为在平移坐标系XOY下的一般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