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体系.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END *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政策混合类型 产出 利率 膨胀性财政政策和 紧缩性货币政策 不确定 上升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 紧缩性货币政策 减少 不确定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 膨胀性货币政策 不确定 下降 膨胀性财政政策和 膨胀性货币政策 增加 不确定 * 第三节 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指一国政府利用本国货币汇率的升降来控制进出口及资本流动以达到国际收支均衡之目的。 钉住汇率政策的基本观点:通过货币汇率钉住来引入锚货币国家的反通货膨胀政策信誉,同时公众通过调整预期通货膨胀率使得通货膨胀率与锚货币国家的通货膨胀率相一致。如果本国的通货膨胀率要高于锚货币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那么会引起本国的货币实际汇率升值,本国商品的价格相对来讲比锚货币国家商品的价格要高,本国商品的需求就相应地减少,经济活动相应就下降,随后会使本国的通货膨胀率和锚货币国家的长期通货膨胀率相一致。 * 汇率政策的目标 (1)保持出口竞争力,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经济增长的目标;    (2)稳定物价;    (3)防止汇率的过度波动,从而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 * 第四节、金融监管体系 一、金融运营模式 分业经营(separate business)是指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进行某种程度的分业管制,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分离;第二个层次是指金融业中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子行业的分离;第三个层次是指银行、证券和保险各子行业内部有关业务的进一步分离。通常所说的分业经营是指第二个层次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分离,有时特指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之间的分离。 混业经营(universal business)是指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广义上是指所有金融业务之间的经营关系,狭义上是指银行业和证券业之间的经营关系。 * 分业监管就是针对不同的金融业务而进行的监管,如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管证券业务;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管保险业务,银行监督机构监督商业银行业务。 统一监管则是所有金融业务都集中在一个监管机构的监管之下。 * 1.美国金融业的监管模式 美国金融业从最初的自然混业经营到分业经营,再回归到目前的混业经营的,该过程是一条漫长的探索道路。 2.中国金融业的监管模式 中国金融业经历了由混业经营到分业经营,逐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这三个阶段。 3.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改革 (1)金融控股模式;(2)全能银行模式; (3)银行母公司一非银行子公司模式 二、运营模式选择 * 1.英国由分业自律监管向单一监管的演变 2.日本由行政指导型监管向单一混业监管的演变 3.欧洲向统一金融监管的演变 4. 中国的金融监管模式 5. 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问题 ①分散的监督体系存在协调障碍。 ②金融创新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③分业监管易导致重复监管,增加监管成本。 三、金融监管模式 * 第五节、货币理论的新发展 一、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发展的两大阶段 * (一)古典金融理论 1. 古典货币理论 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首先影响的是相对价格体系,而后才会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并最终对经济产生主动的和实质性的影响。与此同时,魏克塞尔认为,名义货币供给量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是借助于利率而间接产生的,是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出现背离的直接结果。当贷款利率(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将引起投资增加,生产扩大,收人(工资、租金)进而需求增加,物价上涨的连锁反应。 一、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发展的两大阶段 * 在凯恩斯看来,市场机制并非像古典学派所宣扬的那样完美,经济主体并非都具有充分的理性和预见性,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预期成为人们行为动机和抉择的重要依据,而货币量的变动则会引起利率的变化,利率的变化又会引起微观经济主体预期的改变,从而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行为产生诱导作用,并最终影响到就业、产出和总收人。 2.货币经济学 * 现代金融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繁荣,而金融市场的发展推动了以市场主体微观行为及决策为核心的现代微观金融研究,货币金融理论的研究由此进人现代金融阶段。此时的理论研究主要着重于对金融市场上微观投资者的行为及决策的分析。 (二)现代金融理论 * 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马柯维茨在《金融杂志》上发表的博士论文《资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