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异乡为异客香港客家文化之保育--以新界粉岭地区为例.pdfVIP

人在异乡为异客香港客家文化之保育--以新界粉岭地区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在异乡为异客香港客家文化之保育--以新界粉岭地区为例.pdf

第34卷第4期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34.No.4 2014年8月 JOURNALOFHUIZHOUUNIVERSITY Aug.2014 人在异乡为异客:香港客家文化之保育 ——以新界粉岭地区为例 李丹舟 (香港中文大学 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中国 香港 999077) 摘 要:文章选取香港新界北区的粉岭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客家文化社群在粉岭的历史沿革,分析以 崇谦堂、联合墟、粉岭戏院为代表的农村社区是如何实现公众民主参与和文化资源共享的,并考察文化政策、文化组 织、民间社团、科研机构合力传承和推广客家文化的现有成果。透过全球化与都市化背景之下农村传统文化社区的 转型,客观评价客家文化保育的当代价值,即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用以抵抗全球化带来的单一化与平面 化。 关键词:客家文化;香港粉岭;文化保育;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34(2014)04-0005- 05 在香港的移民史上,客家群体是不可忽视的重要 一、追溯:香港的客家文化社群 一环。早在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的清朝,便有客家 在分析客家文化之前,有必要对本地人、客家人进 人移居到广东省南部的新安县,其范围也包括了现在 行区分。刘镇发曾在《香港客家人的源流》中对此作过 的香港新界北区。位于新界北区的粉岭,因其位置优 解释:“香港客家人多半是在1700年至1750年间从 越、土壤肥沃,吸引了各个时期的客家人在此集体定 粤东移民到香港的,但也有少数在1800年以后才迁 居、繁衍生息。特别是1898年签订的《中英展拓香港 [1]41 入 ”。相比于清初“迁界”以前来到香港定居的本 界址专条》将新界租借给英国之后,大量客家人来粉岭 地人,客家人从广义上指的是特定时期从广东、福建等 安家立业、建立村庄。其中,1903年成立的崇谦堂便 地过来的客籍居民,他们在语言、建筑、饮食、服饰等方 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围村,同时也是一个宣扬基督教义 面迥异于本地人。除却早期的客家移民,新界地区租 的“福音村”;由战后移民的彭氏、李氏、邓氏等家族势 借给英国之后,大量来自内地的客家人在20世纪涌入 力集资建立的联合墟市场也以社区的形式保留传统客 香港。他们大部分居住在新界北区的平原,过着以农 家文化,构建文化身份认同。 耕经济为主的农村生活,粉岭地区的坪輋、和合石、崇 百年过后,香港的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由福特主 谦堂、鹿颈等等便是典型的客家村落。客家人的宗祠、 义向后福特主义的转变,面对现代性与全球化的双重 茶果、盆菜、村屋等传统特色和客家人勤劳节俭、纯朴 夹击,农村社区在政府的“新市镇”计划下有什么样的 自持的精神风貌在漂泊的迁移过程中一一得以保留。 发展?传统客家文化能否在全球化大一统的趋势下继 客家族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风物美 续发扬本土文化的多样性?本文试从客家文化社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25ju79u8h769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