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寄主选择压力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致病性分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pdf
中国摩学通报 2010,26(4):239—243
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Bulletin
寄主选择压力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
致病性分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隋 鹤,高增贵,庄敬华,薛春生,张小飞,赵柏霞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部北方农作物病害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沈阳110161)
摘 要:采用寄主选择压力下得到的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菌株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致病力分化测定,同
时比较其在温度、pH、碳源、氮源利用和光照等条件下的差异。结果表明:经继代培养得到的菌株存在
致病性差异,并且在相同寄主上能产生不同类型的病斑,病斑大小、形状存在差异,说明经继代培养得到
的菌株有致病性分化现象。不同致病类型的菌株的茵落形态、最适碳氮源、最适pH和最适的光照条件
有所不同。
关键词: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435.131 文献标志码 :A 论文编号:2009—2314
PathogenicDifferentiationandBiologicalCharacterofCurvularialunata
undertheHostSelectionPressure
SuiHe,GaoZenggui,ZhuangJingHua,XueChunsheng,ZhangXiaofei,ZhaoBaixia
(CollegeofPlantProtection,Shen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Shenyang110161)
Abstract:DifferenthostpressureofCurvularialunataontemperature,pH carbonsource,nitrogensourceand
lightconditionwerestudiedanddeterminedthepathogenicheterogeneitytothestrainsofmaizeCurvularia.
Theresultsshowed thattherewereobviousdifferencesofpathogenesisamongthedifferentstrains,and the
differentstrainscould produce differenttypesofdisease spotson the same differentialhost.Therewere
differencesofdisease spotsin their size,shape.Thatexplainedwhy there wasdistinctphenomenon of
pathogenicheterogeneity amongthestrains.Thecolonyfeaturesoptimum carbon,nitrogensourceandpH of
differentpathogenictypeofCurvuladalunataweredifference.
Keywords:Curvularialunata;pathogenicdifferential;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
0引言 探讨弯孢菌的变异和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又称拟眼斑病、黑霉病,由新月 1材料与方法
弯孢菌 [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侵染引起 的 1.1玉米弯孢茵叶斑病菌致病性分化
叶斑病 l【1。近十几年来随着栽培制度演进,作物品种 1.1.1供试菌株 供试 的弯孢叶斑病菌强致病菌株
更换,气候条件 的变化,玉米弯孢叶斑病 已成为继玉米 W23和弱致病菌株F12,分别分离辽宁省瓦房店市和
大、小斑病、黑穗病之后,在 中国北方发生的又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USB接口的海洋环境多参数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
- 基于Web2.0应用的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研究.pdf
- 基于WebGIS的江苏省外来森林病虫害基础信息网络平台的开发.pdf
- 基于信息熵-AHP组合权重系数的图书馆服务质量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研究.pdf
- 基于光纤以太网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混合通信方案.pdf
- 基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SWOT分析.pdf
- 基于地域优势的景区度假休闲旅游开发研究——以河南省铜山风景区为例.pdf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包头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pdf
- 基于校园一卡通的网络收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功能实现.pdf
- 基于波士顿矩阵及应用法则分析川渝城市群的战略发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