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粤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第16课《琵琶行(并序)》.pptVIP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粤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第16课《琵琶行(并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琵琶女、诗人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提示:①琵琶女:昔盛今衰,美人迟暮。矜节自持,羞涩腼腆,多愁善感,才艺惊人。是一个胸怀绝技而不得志的艺人形象。②白居易:被贬江城,孤独苦闷。感情丰富,体察人情,善解人意,文采飞扬。是一个怀才不遇的耿耿忠臣的形象。 2.“寻”“问”“移”“邀”“添”“回”“呼” “唤”等动词有什么作用? 提示:“寻”“问”“移”“邀”“添”“回”“呼” “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和急欲相见的迫切心情。 3.如何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 提示:这句诗更衬托出乐曲的悲凄。用它作结,补足 “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鲜明地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4.作者分了几个乐段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么》?诗人是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乐曲情调的? 提示:(1)作者分了四个乐段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么》。(2)①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②第二乐段用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着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得轻快流畅了。③第三乐段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高潮到来的信号。④第四乐段写出了琵琶乐曲终止时的特点,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5.第2段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提示:从侧面烘托,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 6.如何理解“醉不成欢惨将别”中“惨”的含义? 提示:①自然环境:秋的寒意,又值夜晚。一个“秋”字境界全出。秋风、秋声、秋色(秋意)与夜联系起来,自然出现了一个秋夜阴冷、凄凉的境界。②官场境况:直言被贬,失意谪居,又送别好友,更是冷落寂寞,心情压抑。与自然环境一起奠定全诗的基调。再加上喝酒没有音乐作伴助兴,于是心情很不愉快,怀着凄凉的心情同朋友道别,见到的只有寒江冷月,即“惨将别”。 7.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描写了几次有关琵琶女的演奏? 提示:共写了琵琶女的三次演奏。①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只听见琵琶声(暗写,未见其人),“寻声暗问弹者谁”,见人听琴的急迫心情(侧面烘托琴技);②第二次:邀见琵琶女,琵琶女再弹琵琶(明写、详写),琵琶女自叙身世,诗人述“迁谪意”感情相通(点明题旨);③第三次:成知音三弹琵琶(明写、略写),“却坐促弦弦转急”“江州司马青衫湿” (照应题旨,侧面烘托)。 8.诗人为什么道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 识”这句话? 提示:诗人与琵琶女有诸多的相似之处:①都是从京城长安来到偏僻的江州(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②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一个誉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③都有从荣至衰的不幸遭遇(一个因年老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④都怀有满腹的“幽愁暗恨”。 1.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在“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时候,便“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将情节推向另一个境界。邀请琵琶女演奏完毕后,“东船西舫悄无言”,似乎可以结束了,忽然又“沉吟”“敛容”,这是琵琶女要诉说自己的身世了。琵琶女诉说一完,诗人便抒发自己的感慨,将自己的遭遇与琵琶女的遭遇联系起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奏一曲,乐 声进入了高潮,但诗人不再作正面描写,只说其声“凄凄”,并“不似向前”,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这样,既能使人感慨不已,又能使人产生意深境远的感觉。这种曲折多变的情节,使琵琶女富于戏剧性的遭遇得到突出表现,她的琵琶绝技也得到了细致的描绘;而作者的心情和感慨也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2.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 本诗所叙之事(秋夜江头送客、琵琶女的悲剧命运、作者的贬谪生活)饱含的感情成分;景物的描写,气氛的烘托;人物的动作、心理的细致描写;人物以抒情方式倾诉悲怀;精当的说明和议论的巧妙穿插,“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初为《霓裳》后《六幺》”“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等等,对于塑造琵琶女的形象,有画龙点睛之妙,也是不容忽视的。凡此种种,都使这首诗满含抒情气息,做到了叙事和抒情的密切融合,增强了作品的感情色彩和艺术魅力。 课内素材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是一个落寞的世界,这里有两位心境相似的才子佳人:一个是谪迁失意,辗转难眠的诗人;一个是黯然神伤,红颜不复的歌女。他们的相识、相知被诗与琵琶说尽。寒夜秋月,千古心情,在玉指和轻弦上泛漫,才子不为朝廷重用,病卧浔阳城,对月独倾,终日与黄芦苦竹为伴;佳人已再无亲人相依,今年欢笑复明年,那是今夕何夕?怕早已不在了吧……茫茫月夜,独独剩下二人。她弹着琵琶,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