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883年8月27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几年后,地面长出稀疏的小草。二十多年后,已有200多种动物了。到1934年,动物增加到880种。此间植物逐渐繁茂起来,形成了小树林。 原生旱生演替: 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 (四)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五)顶极群落与演替中群落的特征比较 群落的演替类型 群落的演替类型 群落的演替类型 群落的演替类型 * 1883年8月27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 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 四、群落的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一)演替的类型(按起始基质的性质划分) 1、初生演替(原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 1、光裸的岩地上,为什么首先定居的生物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此时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有什么特点?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表现出什么样的种间关系? 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此时的群落结构有什么特点? 裸岩上的演替 原生水生演替: 裸底阶段 →沉水植物阶段(藻类) →浮叶根生植物阶段(睡莲) →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芦苇、禾本科) →森林群落阶段 各阶段的植物与环境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 灌木林 乔木 所有弃耕的农田都能演替出树林吗? 2、次生演替: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二)演替的主要标志: 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质的变化,即优势种或全部物种的变化。 (三)演替的基本特征: 1.有一定方向、规律性,可预见; 2.是生物与环境反复相互作用的结果; 3.是漫长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不再进行,即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顶点(顶极群落)。 1、先决条件: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 2、动力(根本原因):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例:向日葵的分泌物抑制自身的幼苗,但对芒草的幼苗不产生任何抑制作用) 5、重要影响因素:人类活动 (例:建立人工群落、退耕还林) 4、催化剂:种内、种间关系(斗争错综复杂) 3、诱因: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例:火) 1、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 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 过度砍伐、导致森林破坏 污水排放,破坏水域生物群落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强 弱 自动调节能力 复杂 简单 群落结构层次 高 低 物种多样性 低 高 净生产量 P/R≈1 P/R>1 总生产量/总呼吸量(P/R) 顶极群落 演替中群落 群落特征 群落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生命系统,像有机体一样,有诞生、生长、成熟和死亡的不同发育阶段。 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可以分为: (1)世纪演替 延续时间相当长久,一般以地质年代计算。常伴随气候的历史变迁或地貌的大规模改造而发生。 (2)长期演替 延续达几十年,有时达几百年,云杉林被采伐后的恢复演替可作为长期演替的实例。 (3)快速演替 延续几年或十几年。草原弃耕地的恢复演替可以作为快速演替的例子,但要以撂荒面积不大和种子传播来源就近为条件;不然弃耕地的恢复过程就可能延续达几十年。 按基质的性质划分: (1)水生演替:演替开始于水生环境中,但一般都发展到陆地群落。如淡水湖或池塘中水生群落向中生群落的转变过程。 (2)旱生演替:演替从干旱缺水的基质上开始。如裸露的岩石表面上生物群落的形成过程。 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划分: (1)内因性演替 这类演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群落中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果首先使它的生境得到改造,然后被改造了的生境又反作用于群落本身,如此相互促进,使演替不断向前发展。一切源于外因的演替最终都是通过内因生态演替来实现,因此可以说,内因生态演替是群落演替的最基本和最普遍的形式。 (2)外因性演替 这种演替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群落变化。其中包括气候发生演替(由气候的变动所导致)、地貌发生演替(由地貌变化所引起)、土壤发生演替(起因于土壤的演变)、火成演替(由火的发生作为先导原因)和人为发生演替(由人类的生产及其他活动所导致)。 按群落代谢特征来划分有自养性演替和异养性演替。 自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2024版)英语七年级上册全册语法总复习(知识点+练习) 学生版+解析版_可搜索.pdf VIP
- 2025年高级审计师《高级审计实务》考试题库 .pdf VIP
- 12251218各系统培训材料5、4a-系统操作指南.pptx
- 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研究_张娜.pdf VIP
-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知识点复习提纲详细版(实用,必备!).docx VIP
-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pdf VIP
- 中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概述PPT.pptx VIP
- 大疆无人机精灵Rro+快速使用指南.pdf VIP
- 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的研究.pdf VIP
- iMeter 7A用户使用说明书V1.0.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