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答案】 A(B项“靡”应读“mí”,C项“械”应读“xiè”,D项“谪”应读“zhé”。) 【答案】 D(矜:矜悯) 【答案】 C(C项,质:抵押。) 【答案】 B(B项,然:代词,这样。A项,而:连词,表转折,可是/连词,表承接,相当于“然后”。C项,以:介词,表原因,因/连词,表目的,来。D项,因:副词,于是/介词,表原因,因。) 5.下面对文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间,我(被关押)在刑部监狱里,看见犯人死去而从墙洞里拖出去的,每天有三四个人。 以自己亲眼所见,描述瘟疫的猖獗。 B.每薄暮下管键,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 每到傍晚便落了锁,犯人的屎尿也都封闭在牢房里,同食物的气味混在一起。 这三句通过监房中的气味写出了监牢环境的恶劣,监房没有窗子,犯人又多,饮食亦是如同猪狗之食的东西,气味本已让人难以忍受,更加上犯人的屎尿的难闻气味,人怎能堪?“饮食”竟同“矢溺”同在一室,这是怎样非人的生活啊!从中我们能深刻了解到清王朝刑部监狱的黑暗现实。 C.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苟入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部分焉。 而十四司的郎中、员外郎当中的那些喜欢多事的,以及官署内管文书的小吏、典狱官、看守们,都以关押的人越多越有利可图,稍有牵连,必千方百计地捉来。如果进了监狱,不管有罪无罪,一定给戴上脚镣手铐,关在老监里,使(他们)痛苦得无法忍受了,然后就劝导他们去找保人,放他们出去住在老监的外边,估计他们家里拥有的财产作为要挟的根据,而得来的钱就由官和小吏瓜分了。 写刑部狱中系囚之多的原因,揭露刑部监狱官吏诈取钱财的罪恶。 D.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孟子说过:“选择职业不可不慎重。”(这句话)真对啊! 术,技艺、技术,这里即指职业。作者引用孟子这句话的意思在于说明,刑部衙门的胥吏、禁卒,不一定生下来就是坏人,可是他的职业使他只能做坏事,狱吏这个职业是使他们变坏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好坏完全是由职业决定的。所以说选择职业不可不慎重。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凡杀人,狱词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吏因以巧法。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将出,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意色扬扬,若自矜诩。噫!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而道之不明,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而不求其情,其枉民也亦甚矣哉! 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山阴李姓,以杀人系狱,每岁致数百金。康熙四十八年,以赦出。居数月,漠然无所事。其乡人有杀人者,因代承之。盖以律非故杀,必久系,终无死法也。五十一年,复援赦减等谪戍,叹曰:“吾不得复入此矣!”故例,谪戍者移顺天府羁候,时方冬停遣,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至再三,不得所请,怅然而出。 【答案】 C(“矜”意思是“夸耀”。) 【答案】 BC(A项中的“以”是介词,意思是“把”;B项和C项中的“以”都是连词,意思是“因为”;D项中的“以”是介词,意思是“按照”。) 8.第2段所写李姓犯人之事,揭露了( ) A.奸民与胥卒内外勾结。 B.胥吏贪赃枉法。 C.主梏扑者对犯人的敲诈勒索。 D.行刑者的凶残。 【答案】 A(从第2段的首句“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可知,A项正确。)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人教 版语文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①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②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简介】 《定风波》,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此调取名本意是平定叛乱的意思,与五代欧阳炯所作,句律稍异。调见《尊前集》双调,六十二字,平韵仄韵互用。 【注解】 ①芒鞋:即草鞋。 ②萧瑟:风雨声。 【故事】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 这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已整整两年了。苏轼在黄州处境险恶,生活也很穷困。如小序中说,三月七日,行至沙湖道中遇雨,而雨具又先被人带走,同行的人都淋得十分狼狈,苏轼却独以为不然。不久,天就晴了。苏轼写的这首词,可以说就是写这场雨中行的情景与感慨。 别听那雨点穿过林子打在树叶上的声音,何妨高声吟啸且慢慢行走。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这风雨横行的沙土路上行走,我觉得比骑马还轻快舒服。这点雨怕什么?我平生就是这一身蓑衣任风风雨雨吹打。 一阵料峭春风把我从醉态中吹醒,微微有些寒冷。可山头斜阳向我迎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天津高中语文1.2《谈中国诗》课件1(语文版必修5).ppt
- 2012天津高中语文1.2《谈中国诗》课件2(语文版必修5).ppt
- 2012天津高中语文1.2《谈中国诗》课件3(语文版必修5).ppt
- 2012天津高中语文1.2《谈中国诗》课件4(语文版必修5).ppt
- 2012天津高中语文1.2《谈中国诗》课件5(语文版必修5).ppt
- 2012天津高中语文:3.9《雷雨》课件4(语文版必修4).ppt
- 2012天津高中语文:3.9《雷雨》课件5(语文版必修4).ppt
- 2012天津高中语文:3.9《雷雨》课件7(语文版必修4).ppt
- 2012天津高中语文:3.9《雷雨》课件17(语文版必修4).ppt
- 2012天津高中语文:3.9《雷雨》课件19(语文版必修4).ppt
- 2013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精选:5推荐作品2《陶庵梦忆序》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
- 2013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精选:5自主赏析1《伶官传序》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
- 2013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精选:5自主赏析2《祭十二郎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
- 2013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精选:5自主赏析3《文与可筼筜谷偃竹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
- 2013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精选:6赏析示例《种树郭橐驼传》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
- 2013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精选:6推荐作品1《游沙湖》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
- 2013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精选:6推荐作品2《苦斋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
- 2013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精选:6自主赏析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
- 2013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精选:6自主赏析2《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
- 2013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精选:6自主赏析3《项脊轩志》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