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12-2013学年新人教版必修四学生寒假作业:4.哈姆莱特.docVIP

高中语文2012-2013学年新人教版必修四学生寒假作业:4.哈姆莱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 哈姆莱特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脚镣   天遣   繁文缛节 B.置疑   脑筋   破碇 C.嗣位   鲁莽   阿谀献媚 D.牙惠   愚妄   包涵 解析:A项中“遣”应为“谴”;B项中“碇”应为“绽”;D项中“惠”应为“慧”。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孟浪:鲁莽草率。            藩属:封建王朝的属地或属国。 B.愚妄:愚昧而狂妄。 剪除:铲除、消灭。 C.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温雅:温厚和雅。 D.伦常:人际关系的常识。 戕害:伤害。 解析:D项,伦常:我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封建时代称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为五伦,认为这种尊卑、长幼的关系是不可改变的常道,称为伦常。 答案:D 3.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_____(国别)最伟大的家_____和_____。代表作有历史剧_____、_____等,喜剧有_____、_____、_____等,悲剧有“四大悲剧”_____、_____、_____、_____(也译为《麦克白》),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答案:英国 戏剧 诗人 《亨利四世》 《理查三世》 《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第十二夜》 《哈姆莱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佩斯》 4.《哈姆莱特》也译作_____,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_____的故事。 答案:《王子复仇记》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是一位完善的绅士,充满着最卓越的特点,他的态度非常温雅,他的仪表非常英俊;说一句发自衷心的话,他是上流社会的指南针。(排比) B.难道美丽除了贞洁以外,还有什么更好的伴侣吗?(反问) C.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对比) D.说一句真心的话,除了在他的镜子里以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跟他同样的人,纷纷追踪求迹之辈,不过是他的影子而已。(比喻) 解析:排比必须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构成的整句。A项不具备这一特征。 答案:A 2.对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的社会背景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这一时代大背景是引发诗人思考的土壤。 B.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 C.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D.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浪漫主义理想。 解析:A、B、C三项都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解读该剧。该剧借哈姆莱特之口,充分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而非浪漫主义理想。 答案:D 3.对哈姆莱特与奥斯里克的对白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漫画式的笔法把奥斯里克这个年轻廷臣的无耻帮凶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 B.哈姆莱特与奥斯里克的对白在语言风格上与整个悲剧的氛围不相协调,这应是莎士比亚的败笔。 C.哈姆莱特与奥斯里克的对白在语言风格上具有某些喜剧色彩,这是莎士比亚敢于突破古典戏剧的清规戒律,把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创造。 D.“崇高和卑下、可怕与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的混合。”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莎士比亚戏剧人物的一个品评,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解析: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历经时间考验的经典,对其说败笔应是慎而又慎的,而且对于这种语言风格早有定评,如D项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评价。 答案:B 4.对剧本的悲剧性结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人文主义的悲剧,也是个人的悲剧,完全是由于他犹豫型性格所导致的。 B.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人文主义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因为他所处的时代还缺乏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 C.虽是悲剧结尾,可是哈姆莱特却以自己的死赢得了对旧制度、旧势力的道义上的胜利。 D.虽是悲剧结尾,但读者或观众的感受却是悲壮而不是悲观,这也正是这部杰作直到今天仍然感动着、鼓舞着人们的原因。 解析:虽然哈姆莱特是一个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既不相信暴力,也不相信群众,孤军奋战,最终抱恨而死,但他的悲剧中仍有社会因素在里面,因为当时的时代还缺乏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 答案:A 5.台词语言生动丰富是莎士比亚戏剧的一个突出特点,试从文中找出几则例子,说说这些台词对塑造人物、推动剧情、揭示主题所起的作用。 解析:课文中可举的例子较多,如哈姆莱特、克劳狄斯、霍拉旭、奥斯里克、雷欧提斯的台词,都是极为个性化的语言,且都显示了戏剧语言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fengder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