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人类学视角的民族节日传承与发展——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pdfVIP

基于旅游人类学视角的民族节日传承与发展——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旅游人类学视角的民族节日传承与发展——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pdf

第30卷 第 1期 中南 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V01.30No.1 2010年 1月 JournalofSouth—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Jan,2010 基于旅游人类学视角的民族节 日传承与发展 — — 以西双版纳傣族 “泼水节”为例 光 映炯 ,张晓萍 . (云南大学 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摘 要:在旅游场景 中,西双版纳傣族 “泼水节”的节 日文化 内涵与传承环境 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泼水节” “旅游”之间有着 “仪式”功能上的契合,“泼水节 被旅游开发和打造可以看作再一次的 “传统的发明”。民族文化通 过 民族节 日在 “舞台真实 的展演 中传承着独特的文化符号,而且 以旅游开发催生的 “文化再生产”的形式进行着传 承与发展。在此过程 中,政府和大众也参与到这场现代背景下民族文化 的传承 中;现代大众传媒鼻I】从各个方面改变 和型塑着现代民族文化的风格与模式。 关键词:“泼水节”;传统 的发明;舞台真实;文化再生产 ;传承机制 中圈分类号:F59O.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Z一433X(ZO10)01—0045—05 一 、 “泼水节”:从 “传统”到 “现代” 其与中华礼乐文化传统相悖,唐开元年间被禁。“泼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 日,也是云南少数 寒胡戏”遭禁后,乐舞 “苏幕遮”与 “泼寒胡戏”渐渐 民族节 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 日,而尤 脱离了关系,却保留了 “泼水”的习俗。其中,南北朝 其以西双版纳傣族的泼水节最有名。 与唐时的 “泼寒胡戏”相 比较就发生了变化,一是由 1.“传统”的 “泼水节”。关于 “泼水节”的历史渊 宫廷之戏扩展为全民之戏;二是人华后的 “泼寒胡 源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 ,“泼水节”是傣族及东南亚 戏”已不是纯粹的 “大众游戏”而有了某种 “表演”的 各国的新年节,与历法、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L1]。所 意味 ]。对于西双版纳的 “泼水节”而言,由于在流传 以,人们将其称为 “傣历年”,在泰国、缅甸等地又称 过程 中随着时问的推移人们无法保持原有 的传 其为 “宋干节”。第二,“泼水节”的起源可追溯到印度 统 ],已经和从西域流传而来 的“泼寒胡戏”在节期 的婆罗门教,认为它最初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 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泼水节”的传统内涵中,既沿 式。而按佛教的说法,“泼水节”又称 “佛诞节”或 “浴 袭 了“农耕”的岁时因子,也传承了小乘佛教 中 “浴 佛节”,是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节 日。随着婆 佛”、“赕佛”的要素,还保 留了 “泼水戏”的娱乐活 罗门教和小乘佛教的广为传播,这一风俗广泛传播 动 。 到南亚和东南亚地区[2]。但是,小乘佛教传人西双版 傣族 “泼水节”经由人们一代一代地相传并承 纳的时间一般认为最迟不晚于公元5世纪,而公元 继着这一 “传统”。但是,可以看出,“泼水节”这一 “传 6--7世纪是逐步深入发展时期,到了公元8世纪时, 统”的形成也并不是西双版纳傣族最 “传统的”节 日, 西双版纳已是到处建盖佛寺和建佛塔的全民信奉小 而可以看作是一种 “追溯性的发明-[8118。虽然傣族的 乘佛教的时期了[3]。所以,有学者就认为:“傣历、稻 贝叶经中 《泼水节的故事-n-I以追溯到傣族的民间史 作农业早于佛教传人,所以推本溯源 ,泼水节乃是佛 诗 《巴塔麻嘎捧尚罗》,但贝叶经上记载的内容主要 教化、世俗化了的农耕

文档评论(0)

gr4d52fg46fr3d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