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高中历史 1.6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时训练 岳麓版必修2.docVIP

2014版高中历史 1.6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时训练 岳麓版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版高中历史 1.6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时训练 岳麓版必修2.doc

2014版高中历史 1.6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时训练 岳麓版必修2 【基础达标】 1.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  ) A.专制制度的衰落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 2.(2013·河南学业水平测试)有一碑文记载:“(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这种情况说明了 (  ) 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 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 3.清朝前期的商人“以末致财,以本守之”的做法,对当时资本主义萌芽滋长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  ) A.资金短缺 B.市场狭小 C.劳动力缺乏 D.原料不足 4.(2012·海南学业水平测试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不仅阻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也使中国进一步失去了走向工业文明的契机。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 A.禁绝一切海外贸易 B.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C.禁绝一切对外交往 D.严格限制与英国交往 5.光绪《周庄镇志》载俗有田底、田面之称田面者佃农之所有田主只有田底而已。盖与佃农各有其半故田主虽易而佃农不易佃农或易而田主亦不易。“田底”和“田面”的实质是    A.佃农和田主共同拥有土地 B.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C.封建官府防止土地兼并的措施 D.封建农庄经营 6.(2013·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八月,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当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避免海难发生 B.防止鸦片走私 C.杜绝西方思潮 D.严控对外联系 【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2013·成都模拟)明朝末期,出现了《客商一览醒迷》《天下水陆路程》和《天下路程图引》等大量详细介绍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和物产风情的书籍。这些书籍  (  ) A.适应了商旅往来频繁的需要 B.证明了明朝对外交往的频繁 C.反映了国内交通落后的状况 D.破除了重农抑商思想的束缚 2.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 职业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人口 比例 24% 36% 30% 10% 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  )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3.(2012·山东学业水平测试)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略 B.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C.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D.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4.(2013·淄博模拟)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5.(2013·湛江模拟)明朝曾有官员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寇与商都是日本人 B.海禁的积极作用明显 C.海禁加剧了寇患 D.应当加强海禁政策 6.明万历年间,福建巡抚指出:“往者商舶之开,正以安反侧杜乱萌也。乃今一禁,彼强悍之徒,俯仰无赖,势必私通,继以追捕,急则聚党遁海,据险流突。”这说明  (  ) A.明政府内存在禁海与开海之争 B.明政府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C.地方官员要求严格限制海外通商 D.明政府坚定奉行“海禁”政策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身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 《郑氏规范》介绍,大地主郑氏家族的条规规定:“佃人用货币折租。” 材料三 《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每下一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明朝什么社会经济现象?(8分) (2)材料中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上述经济活动对明朝社会经济发展各有什么影响?(10分) (3)哪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辅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