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高中历史 2.12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时训练 岳麓版必修2.docVIP

2014版高中历史 2.12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时训练 岳麓版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版高中历史 2.12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时训练 岳麓版必修2.doc

2014版高中历史 2.12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时训练 岳麓版必修2 【基础达标】      1.(2013·福建学业水平测试)香港歌星张明敏以歌曲《我的中国心》红遍大江南北,歌中唱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洋装”开始传入中国是在 (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 C.民国建立后 D.国民革命后 2.(2013·沈阳高一检测)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是 (  ) A.“竞尚洋装” B.“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C.西餐馆的出现 D.西式洋房的出现 3.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在这里康有为提出应 (  ) A.剪辫易服          B.实行君主立宪 C.发展近代交通 D.采用机器生产 4.(2013·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右图是2005年中国 邮政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华诞而发行的纪念邮票。 该邮票纪念的影片是 (  ) A.《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杨门女将》 5.近代中国城市的生活习俗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和条件,不包括 (  ) A.西方的影响 B.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C.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 D.受农村生活习俗变化的影响 6.(2013·四川学业水平测试)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婚姻自主是近代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这种变化开始于 (  ) A.清道光年间 B.清末民初 C.20世纪30年代 D.新中国成立后 【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这样描绘旗袍的演变,是从“严冷方正”“具有清教徒的风格”,向“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线勾出”的转变。影响旗袍演变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 A.近代思想解放的洗礼 B.吸收欧美服饰的特点 C.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 D.摆脱了宗教观念束缚 2.(2013·德州高一检测)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3.(2013·丰台高一检测)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指出:“机器纺纱布局司机者,一人掌管数机,须终日直立奔走,缠足者不能为也;机器缫丝局其司盆者,亦须久立,缠足者亦不便。”此事说明 (  ) A.工业文明冲击传统农业文明 B.洋务运动需要改变纲常伦理 C.洋务运动需要更多劳动力 D.晚清女权运动蓬勃兴起 4.(2013·保定模拟)《申报》发刊词中说:“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样,不述荒唐之误,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由此能够判断《申报》 (  ) A.起初由外国人在上海创办 B.内容丰富,真实可信,通俗易懂 C.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D.服务的对象是大商人、政界人士 5.(2013·长沙高一检测)民国之初,为了体现民主共和精神,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废除的旧式礼仪中不包括 (  ) A.跪拜     B.作揖     C.拱手     D.鞠躬 6.(2013·太原模拟)晚清时期,梨园之中严禁女伶登场。到清末民初,京剧中坤旦开始增多,且有“无坤角不能成班”之势,但京剧“四大名旦”依然是清一色的男角。这反映了 (  ) A.戏剧领域自古无女角 B.旦角一般由男性扮演 C.民国重视戏剧业发展 D.社会习俗的艰难变革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7.(2013·盐城模拟)社会习俗是一种历史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45年清顺治皇帝发布命令“自今布告以后,京城内外,直隶各省,限旬日尽行剃完。若规避惜发,巧词争辩,决不轻贷”。此即为历史上著名的“剃发令”。……清朝统治者为了彻底从精神上征服汉人,把剃发作为一种表示归顺的标志,为此,不惜以死要挟,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材料二 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与欧美同俗”。 ——《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想史》 材料三 武昌起义胜利后,独立各省很自然地把标志汉人臣服于满清朝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辅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