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粉剂洗浴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照射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疗效观察.pdf
生堡塑岱塑理苤查!!!!堡!旦!!旦筮!!鲞筮!翅些垫』塑鲤堕!望:丛!望!!!:!!!i:∑尘:!!:№:!
感染的因素之一。本组7例皮下积血,其中3例术后24h内 展所致。另外使用中发现该装置体积较大、需接交流电,不
患者感觉腋窝创面胀痛,引流液量少,触及腋窝皮下有波动 方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将有待于不断改进。
感。立即用20m1注射器抽吸,阻力大,后注入0.9%氯化钠 智能化引流装置采用顶端剪有多个侧孔,内径均为
0.4~0.6
进行冲管,使引流管通畅,另外4例采取同样方法,效果差, cm硅胶引流管。使用中应注意:引流管长度要适
在局部麻醉下重新放置引流管。中心低负压吸引组患者术 宜,以患者翻身不被牵拉为度,避免受压、扭曲;严格遵守无
后均使用墙壁式中心低负压吸引器,由丁-持续吸引,在一定 菌原则,更换引流袋时必须用0.5%碘伏消毒连接口;操作前
程度上避免了负压间断的现象。持续负压引流理论上讲可 检查仪器性能,准确调节运行时间、间隔时间,挤捏槽要夹紧
防止积液聚集,迅速消灭无效腔,但负压易使创面软组织堵 引流管,仪器报警要立即查看原因,进行有效处理;向患者说
塞引流管侧孔致引流不畅导致积液,同时高负压引流也可能 明引流的意义,协助患者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使淋巴管不能闭合,导致引流量增多,引流时间长¨1。因此 综上所述,乳腺癌根治术后采用智能化引流装置进行引
该引流模式需要有一个稳定的负压范围及保持稳定的因素。 流能有效地减少置管时问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
如引流管过长、吸引瓶的密闭性差等因素均可使负压减低,达 痛苦,同时也节约了护理人力资源,值得l临床推广。
不到引流效果。如果压力选择过大,则易把引流管El周围的
参考文献
组织吸入引流管内,堵塞引流管,同样达不到均衡的压力、有
效的引流。这就要求严密观察并调节中心负压。但护士在实 H 沈俊,邱园华,王林泼.乳腺癌术后积液产生的原因和预防.国
际操作过程中却难以把握,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和盲目性。本 际外科学杂志,2006,33(2):103—106.
心 茆瑛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引流装置引流效果的比较研
组3例因中心吸引负压忽高忽低,引流不畅致皮下血肿。另外 究.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8):2920—2922.
2例由于引流管过长未能及时发现负压过低而出现血肿。 口 包秀珠,孙永强,王健.智能化引流管挤捏装置.中国医疗器械
杂志,2009,33(6):463.
h引流液分别为190,
智能化引流组患者术后24,48,72 H赵明勋,李明玉.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医药产业咨讯,
125,100rnl,明显多于其他两组。管道留置时间也较少,仅 2006,3(6):53-54.
口 程琳,乔新民,杨德启,等.乳腺癌术后伤口并发症的探讨.中国
4—6
d,护士挤捏引流管的时间减少,由此可见智能化引流装 妇产科临床杂志,2006,7(2):110-112.
置以滚压的机械方式挤捏引流管,用力均匀,能始终保持管 № 杨昕,胡智强,康忠诚.双管负压引流在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
下积液和皮瓣坏死中的应用.医学临床研究,2002,19(6):275—
道内均衡压力,避免了引流管壁瘪陷、人工挤捏引流管用力
276.
不当及中心负压吸引压力不稳定,护士难以操作等缺陷。运 口 唐梅徕,范培芝.乳腺癌根治术后积液原因及防治探讨(附42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