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区组织推动小区营造之观察研究:
金铃园与龙眼林案例分析
廖俊松
暨南大学公行系副教授
翁仕帆
暨南大学公行系硕士生
社區組織推動社區營造之觀察研究 177
小区组织推动小区营造之观察研究:
金铃园与龙眼林案例分析
1 2
廖俊松 翁仕帆
摘 要
小区总体营造的理想与愿景并非单靠个人力量即可达成,唯有凝聚小区
居民的共识,成立小区组织,才能串联有限的资源与机会。然而,小区组织
若要有效推动小区参与,首先必须掌握几项重点:小区民众之需求与意向、
有效的组织与规划、资源整合、团队、以及符合小区民众需求之活动产出。
本文即以金铃园与龙眼林两个小区为例,并且运用「CORPS 」的概念,分析
研究该两个小区之小区组织在推动小区总体营造方式上的差异以及其优势与
弱点,并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区营造、小区组织、CORPS、金铃园、龙眼林
1 暨南大學公行系副教授
2 暨南大學公行系碩士生
178 第六屆非營利事業管理研討會
壹、前 言
「小区总体营造」是近十年来小区发展的新概念,其渊源可以追溯至民
国八十三年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为因应社会变迁所推出的整合性文化政
策。当时文建会推行小区总体营造相关政策的立意在于透过小区营造的推动
培养小区共同体意识,建立人与人以及人与小区的新关系,使居民与小区形
成互惠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并经由小区的自主能力,共同经营各种小区文化
活动。
然而,小区总体营造的理想与愿景并非单靠个人力量即可达成,如果没
有小区居民的参与支持终将流于口号,因此,成立小区组织凝聚小区居民的
力量,将有限的资源与机会串联遂成为小区发展的首要之务。
小区组织的成立除了对内提供小区居民参与小区公共事务的管道外,对
外亦提供了一个与政府部门或其它民间组织的对口,让资源的连结与整合更
加迅速有效率,同时,也使得小区总体营造能具体落实由下而上的理念,将
政府主导经营的角色逐渐移转至小区组织,由政府提供部分经费补助,透过
小区组织的经营策略,营造小区的自主自治。
九二一大地震之后,笔者有幸参与部分小区营造与重建过程,目睹到不
同类型的小区组织在推动小区总体营造的方式上差异颇大;举凡服务的对象、
组织运作方式、资源的获取、参与者以及其所创造或提供的服务都大不相同,
各有优势及弱点,值得吾人加以研究。因此,本文即以金铃园与龙眼林两个
小区为例,分析研究该两个小区之小区组织如何推动营造他们的小区。
壹、金铃园与龙眼林小区之营造
一、金铃园小区
金铃园小区位于草屯镇草溪路上,为一都会型的小区。草屯镇草溪路尾
端与碧山路交接处成T 字形,为草屯农会所在地,此区白天时人潮、车潮不
断,非常热闹,商机鼎盛。自此T 字路口往南投接中兴路和成功路路段方向,
社區組織推動社區營造之觀察研究 179
有一条长约三百五十公尺的街道,此即是金铃园小区主要位置所在。
在日据时期,草溪路为台中经草屯至南投的唯一公路干道,是草屯镇早
期发展的重要道路之一。昔日的草溪路,车潮、人潮从不间断,商机无限。
曾几何时,因为市镇商业中心的移转,民众商业行为的改变,以及草屯道路
系统建设的逐步完善,草溪路逐渐趋于没落,成为市镇中的一条寻常街道,
风华不在。
民国八十八年九二一大地震的摧残,使得原本就已逐渐没落的草溪路更
加萧条;居民无奈的神情、地震受损的家具以及堆积如山的废弃物,使得草
溪路俨然成为一条荒废且了无生气的旧街道。
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