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鄂西旅游业发展与扶贫事业的联动开发
一、鄂西扶贫工作任重道远
(一)全国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贫困问题始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按世界银行调整后的每天1.25美元贫困衡量标准,2005年,全球贫困人口约14亿,占世界人口的23.3%。消除贫困、减小贫富差距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是维护社会公平、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1978年,按照国家当时确定的贫困标准统计,全国贫困人口为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一举解决了农村长期未能解决的吃饭问题,农村贫困现象大幅度缓解。至1985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下降到1.25亿人。改革开放和制度的变革,为我国农村大规模、快速减贫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1986~1993年,我国实施了直接针对贫困区域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发式扶贫。全国确定了664个国家重点贫困县,经过连续8年的扶贫开发,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25亿人减少到1993年的8000万人。
1994~2009年,国家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在此期间,国家确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92个,同时在全国确定148051个贫困村,经过15年的扶贫开发,至2008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4007万人(按国务院2009年初调整后的农民低收入新标准计算,农村低收入新标准为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占农村总人口4.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对全球反饥饿、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湖北扶贫攻坚进入新阶段
湖北是全国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1978年,湖北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1172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30%。经过30年卓有成效的扶贫攻坚,至2008年底,湖北全省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降至522.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2.8%。
目前,湖北全省共有25个国家级贫困县市,4个省级贫困县。29个重点贫困县市国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总数的57%和33%。在29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贫困县市之外,湖北还确定有100个插花贫困乡镇和1000个插花贫困村。
2009年5月11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鄂发〔2009〕8号),强调我省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以增加收入为核心,以能力建设为根本,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把扶贫开发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计划生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贫困地区发展活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三)鄂西扶贫工作任重道远
鄂西是我省重点贫困地区,在新的历史阶段,鄂西的扶贫开发不仅任务重,而且也是全省最难啃的“硬骨头”,其扶贫开发有其特殊性,任重道远。
1、鄂西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鄂西是我省重点贫困地区,在我省25个国家级贫困县中,鄂西圈就有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秭归县、长阳县、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和神农架林区等17个县市,其中恩施自治州和十堰市为整体性贫困市州,所辖14个县市均为国家重点贫困县市。同时鄂西还有五峰和保康等2个省级贫困县,鄂西贫困县市占全省贫困县市的66%。
以十堰市为例,全市的五县一市均为国家重点贫困县(市),其重点贫困村占总村数的50.3%。到2008年底,按照新的扶贫标准,该市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为83.48万人,占总人口的23.56%,占农业人口的32.84%;人均纯收入在1197-1500元的人口为39.12万人;这两类人口加在一起达到122.6万人,占乡村总人口49.2%。
鄂西区域性的贫困现状和众多的贫困人口成为鄂西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难点。?
2、鄂西自然条件差,资源禀赋不足。鄂西的贫困地区地处偏僻,气候复杂,灾害频发,耕地瘠薄,人均耕地少;山场虽大,开发价值相对有限;矿藏品种多,但高品位、易开采的不多;即使具有可供利用的资源,也因远离城市,远离市场,难以开发增值。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资源禀赋不足,生态环境脆弱,自我发展能力弱,脱贫难度大,即使暂时解决温饱,极易因灾因病因市场风险而返贫。如十堰市农村返贫率每年保持在15%-30%;2001~2008年,十堰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7万人,返贫20万人,难以走出“脱贫——返贫”的怪圈。
3、鄂西发展基础脆弱,发展差异扩大。鄂西贫困地区发展基础十分脆弱,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乡村的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河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电动重卡充电站建设方案.docx VIP
- 一种白肉灵芝-魔芋胶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20J333 建筑防腐蚀构造.docx VIP
- 24J113-1 内隔墙-轻质条板(一).docx
- 保护区安全准入复习试题附答案.doc
- 工厂分伙协议合同.docx VIP
- 古韵悠长 第一课《雕梁画栋》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TCECS1517-2023 装配式压制玻璃钢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企业安全生产培训需求分析与课程设计》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