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 文 摘 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气候异常、自然资源枯竭等问
题的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担忧和共同关注的焦点。生态环
境问题的出现实质上是人的文化即主客二分的世界观、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和
崇尚物欲主义的消费观及现代生产方式出现了问题。因此,对环境问题的文化根
源(包括思想根源)进行反省就成为当今环境治理当中的重要任务。与全球范围
内对环境与生态危机的深刻文化反思相一致的,中国哲学尤其是道家哲学的“生
态意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老子作为道家的开拓者及代表,其思想中所蕴
涵的“生态智慧”正在被人们所挖掘和弘扬。老子以“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
和本体,以“道法自然”作为“道”之运行法则,从而构筑了一个“道”化生和
统领宇宙万物之宏大体系。老子之学,其立论的出发点是对人的生命意义的终极眷
注,因而老子之学也是“救世之学”,其最终依归和落脚于人与社会,落实于修身
和治国两大现实主题上。但与儒家不同的是,老子是通过“道”,从而把人与天地
万物构成为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确同一性整体即一种自然主义的理路来使之实
现。在其现实维度上,老子以宇宙视野来反观人和社会之现状,认为人与天地万
物齐一,强调人的自然本性。因而人之生存实践就有了“法自然”,即“弃智弃圣”、
“少私寡欲”“处弱守雌”等。道之大德在于道化生万物,宇宙阴阳之交变,造就
了宇宙万物之“德”。人的生存之本就在于“悟道”即真正地复归于“无”之境地,
此时,就有了人之“无为而无不为”的实践之境。老子之思维方式及基本精神无
疑是今天环境问题治理当中之所求。
关键词:道德经、生态智慧、生态思维与精神
Since outof environmental
1960’S,the
questionsglobal pollu—tion,
climatic resource andSOon
anomalies,natural
depletion promoteddayby
madethe environmentissueafocuswhicethe
day,have ecological peo—
commontoattention.Theof environment
ple,andpay appearanceecological
meansthehuman’Sculture the and
question problem,namelysub—jective
attheworldoutlook human
is valuesofthe center
objective divided,the
andthe attitionofdesireformaterialwelfareandthe
assumption problem
ofmodern onthe tO
productionmethod.Therefore,Tocarry introspection
theenvi—ronment root)havebecomean
question(includingthought imp-
ortanttask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儿童文学》刊物近十年发展探析——以此论世纪之交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新变.pdf
- WTO协议在欧盟适用——兼论对中国启示.pdf
- 边沁功利主义立法原则研究——兼论边沁对立法科学化追求.pdf
- 从《青卞隐居图》、《秋亭嘉树图》论山水画繁简二体-硕士论文.pdf
- 从关联理论角度论副语言描述翻译.pdf
- 读华纫秋先生水彩画——浅论绘画艺术中单纯美.pdf
- 独特风格:朦胧和不协调——论哈代在《苔丝》中美学意识.pdf
- 符号和接受——论皮尔士符号理论对平面设计意义.pdf
- 韩国农村教育制度改革研究——兼论对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启示.pdf
- 她们离天堂究竟有多远——浅论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对“自我”追寻.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