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主义新农制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连续第四年把农
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
中之重的战略意义。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亿人口8亿在农村,随着我国
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进入工业化中期的现阶段,受传统“以农养工”、“以乡补
城”因素的影响,农业产业化迟缓、城乡差距拉大、农民增收困难等严峻的“三
农”现实问题已然成为制约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阿里斯之踵”。
与此同时,农业市场化和农村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使农民对关系切身利益的
各种信息的需求大大增加,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对信息的依赖性大大增强,因此,
农业信息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必要举措逐渐被提上7政府工作的重要
日程。而媒介,作为当1i6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导载体,能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反映
“三农”问题的全貌,多大程度上满足农村受众的信息需求将对这些问题的最终
解决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借用信息学、新闻学的相关研究,试提出有效信息的主要评测指标.并
以此为依据,通过对媒介“三农”报道进行文本分析,了解媒介对“三农”问题
发展过程的宏观把握与反映是否与现实相符,进而考察媒介在“三农”报道中集
合有效信息的传递情况,以及单一信息与集合信息的效用关联;同时,通过问卷
调查、受众反馈和互动报道了解受众主观信息需求,并与媒介报道现状相比较,
分析信息供求问的对应度。此外,对政策类、市场服务类报道进行重点分析,以
期了解当前“三农”主要类型报道中有效信息的侧重点差异。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一步提出:在衡量媒介“三农”报道信息效用时,根本
点是考察某个阶段信息总量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及其比例;单一信息效用的独立性
弱化,“三农”报道信息问的依存度增强;媒介传播信息的直接效果是帮助受众
从无限扩大的信息场中挑选出有利于自身决策的有限有效信息,问接效果则是对
受众观念、价值取向、知识结构潜移默化地改变等观点,并有针群性地提出改善
媒介涉农有效信息传播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媒介有效信息 “三农”报道信息需求
Atthe oftile2007New document
aboutmodern and of
beginning Year,a agriculture
SocialismNewRuralwas announcedtheCentral ofthe the
fonnally by CommitteeC,P.Cand
StateCouncilItwasthefourththattheNo.1documentoftheCentralCommitteereferredto
year
issuesof andfarmerssincethelasttimeof18
agriculture,countryside yearsago,fully
as
the oftheissuesthemost dutiesforthecentral a
strategicmeaning important
whole of1300 isatraditional whichhas800
population million,China conntry
agricultural
million inthe tothe effectsofsuchold as
peopleliving countryside.Du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