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以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的两个论断为进路.pdf

浅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以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的两个论断为进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文摘要 在古希腊城邦生活的背景下,经历了从神话宗教到自然哲学、从自然哲学到 人文关怀的发展,从梭伦到柏拉图对幸福问题的伦理思考在不断深化,至亚里士 多德达到了一个思想的巅峰。 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一个逻辑自洽的幸福论体系,这样一个理论体系是以对人 的本质的理解为逻辑起点的。本文正是以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的两个论断—— “人是理性的动物”与“人是政治的动物”为进路通向其对“幸福”的系统回答 ——幸福是什么、幸福如何获得、幸福何以可能。当亚里士多德说“沉思是最幸 福的生活”、“城邦中自足而至善的生活是人类真正的美满幸福”时,一个无法回 避的问题便是“沉思活动的幸福”与“城邦生活的幸福”这两种幸福之间的关系。 在深入分析“人的本质”的两个论断、“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好人”与 “好公民”的关系基础上,两种“幸福”的关系得到了说明:“幸福是灵魂的合 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成为联结二者的纽节,其内在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亚罩 士多德对“幸福”的理解中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精神的结合。 亚里士多德自觉地将“幸福”作为其伦理学体系的根本问题加以探讨,“幸 福”乃是生命意识的自觉要求。承继着其前人的理论资源,他同样以“人的本质” 作为其幸福观的逻辑起点,同样强调外在善、“快乐是某种善”。但他的幸福观不 是享乐主义的快乐论,因为幸福是“实现活动”。运用哲学的反思,他建构了一 个和谐而又有张力的幸福论体系,把快乐主义占有性、消费性的幸福观升华为生 命意义的享受和对生命存在的领有,开辟了一个生存实践的开放空间。 虽然亚里士多德以普遍本质的人性论为逻辑起点的幸福观受到了现代社会 的挑战,但它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中国道德传统的理论启示,在今天这样一个多 元化的社会,幸福已成为社会的普遍话题,借鉴皿里士多德的智慧,对于今天的 我们去思考“何谓幸福”、“幸福如何获得”、“幸福何以可能”,从而达成某些基 本的共识更是具有深刻启发意义的。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理性的动物政治的动物德性幸福实现活动 Abstract Inthe conditionsofancientGrecian the from living polls,with development tonatural then fairy tohuman ethical on religion philosophy concem,the thought eudemoniawenton from and SolontoPlatoreachedthe toAristotle. deepening top Aristotleestablisheda consistentof the system logically eudemonism,with ofhumannatureasthe Aristotle’stwo understanding logicalstartingpoint.Using onhumannature is and as judgments whichrational a p

文档评论(0)

wq6403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