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批评中建构——王若虚和他的诗学理论
在批评中建构
——王若虚和他的诗学理论
研究生:黄文龙
指导老师:于永顺副教授
学科专业:文艺学
中文摘要:王若虚是金代杰出的诗学理论家。王若虚的诗学理论主要体现在《滹南诗话》、
《文辨》和论诗诗中。王若虚的诗学理论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可以说其诗学理论
是在批评的基础上建构的。鲜明的批判性与王若虚的性格有很大的关联,能言善
辩、狂放不羁且爱憎分明的性格造就了王若虚诗学理论的独特性。当然.王若虚
诗学理论的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通过与严羽的‘沧浪诗话》进行比较即可说
明这一点。但这些都并不影响王若虚诗学理论在整个中国诗学理论体系中的承上
启下的地位。
关键词;周昂; 赵秉文; 李纯甫; 文以意为主; 自得说; 形神论
莉 吾
金代诗歌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金代初期(1115—1160),从金朝建国到海陵王末年,
是所谓的“借才异代”时期,代表人物有宇文虚中、蔡松年、吴激等;金代中期(1161一1213),
从金世宗初年到卫绍王末年,主要是世宗、章宗两朝,又称“大定、明昌时期”,代表人物
为蔡琏、党怀英、赵秉文等:金代后期(1213~1234),从金室南渡到金代灭亡,代表人物
为赵秉文、李纯甫、王若虚等;金亡以后,元好问是一位总结者,也是一位集人成者。一般
认为,金代初期只能算是“借才异代”的时期,而金代中期开始才是真正的“国朝文派”时
期。元好问在《中州集》中解释得很明确:“国初文士如宇文太学、蔡丞相、吴深州等,不
可不谓之豪杰之士,然皆宋儒.难以国朝文派论之。故断自正甫为正传之宗,党竹溪次之,
丰【l部闲闲公又次之。自萧户部真卿倡此论,天下迄今无异议云。”[1]南渡以屙,赵秉文、
李纯甫主盟文坛,诗文创作在两派的争鸣中出现繁荣局面。
在诗文创作不断繁荣的同时。金代在诗学理论建构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金代初期,
朱弁的《风月堂诗话》可以作为发端。大致自金代中期始,金代文坛逐渐形成了以赵秉文和
李纯甫为核心的涛学纷争局面。赵秉文和李纯甫都有自己明确的诗学主张,但遗憾的是,他
在批评中建构——王若虚和他的诗学理论
们都没有系统的诗学理论建构。千若虚是赵秉文和李纯甫的晚辈,经常与他们在一起诗酒唱
和。在涛学主张上他与赵秉文比较一致,都坚持“以意为主”的诗学观,因此是赵秉文阵营
中的重要成员。在当时文坛纷争的直接作用下,王若虚创作出《滹南诗话》进而构建了自己
的理论体系。他在论著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诗学理论主张,这是连赵秉文和李纯甫都
不能比拟的。王若虚的诗学理论是金代诗学理论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_千若虚的理
论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是锋芒毕露的,因此可以说,他的诗学理论是在批评的基础之上建构
的。本文意在对王若虚在批评中建构的诗学理论作出探讨。
一、个性鲜明的王若虚
王若虚,字从之,自号慵夫,藁城人。王若虚是位出色的诗人,也是金代杰出的诗学理
论家。他的诗作、文章以及诗学主张大都集中在其《滹南遗老集》中。王若虚的诗学理论是
在批评的基础上建构的。他的批评尖锐而犀利,这与其鲜明的性格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
在了解王若虚的诗学理论之前,我们先对王若虚所处的时代及其本人的个性特征作出介绍。
(一)能畜瞢辩的王若虚
王若虚是能言善辩的,一方面,这是其本性使然;另一方面,当时文坛盛行的论辩风
气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王若虚经常与好友赵秉文、李纯甫等人在一起交
游唱和,虽然同好诗文,但是看法并不一致,纷争论辩是常有的事。在论辩的过程中,王若
虚有所取舍,结合自己的诗学主张,建构了自己的诗学理论体系。
1.论辩风气盛行的佥代文坛
金代中期以来,文坛中渐渐兴起论辩的风气。论辩风气的兴起,与当时文人主人翁意识
提高有密切的联系,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研究——兼论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模式.pdf
- 一类阿贝尔方程可积性及计算机判定研究.pdf
- 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模糊神经网络非线性鲁棒控制研究.pdf
- 勇敢:英雄,抑或公民——古希腊哲学中勇敢概念.pdf
- 语言中象似性现象.pdf
- 元好问唐诗学的研究.pdf
- 在美学转捩点上——维特根斯坦美学思想研究.pdf
- 曾国藩性格特征论——历史心理学解析.pdf
- 张季鸾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研究.pdf
- 章学诚历史哲学和文本诠释思想.pdf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