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入:这节课我们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艺术。为什么我们把戏曲歌舞叫做梨园呢?其得名与唐代的一位皇帝有关——唐玄宗。“梨园”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乐工弟子演练歌舞的场所。后来,“梨园”一词被借用表示乐工机构,“梨园弟子”成为乐工弟子的代称. 后世将唐明皇奉为梨园鼻祖。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皇帝梨园弟子)。
中国戏曲作为世界上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三者当中,中国戏曲成熟最晚,到12世纪(宋元时期)才形成完整形态。然而,800多年来,经过不断丰富、革新与发展,一直持续到现在,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现今仍然存活的古老戏剧。古代戏曲起源于哪里呢?
追朔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可以追朔到原始社会的一种巫术仪式:傩仪。
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仪
起源——傩仪
“傩”,见鬼惊词。(即见到鬼发出的惊呼声。《说文解字》 )
在原始关于中国戏剧源头的几种说法 :王国维认为戏曲起源于古代巫师、古代优伶;
许地山提出是受印度梵剧影响而成;孙楷第则说戏曲源出于傀儡戏、影戏;
在当前戏曲界影响最大、受到普遍认同的一种说法是,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滑稽戏、说唱艺术等多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在相比其他促成戏曲形成的因素而言,傩仪在年代上要显得更为久远,因而是“最古老的”;然而,它在戏剧的诸多源头中只居其一,所以说是“源头之一”。
在原始时代,先民的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生命经常受到威胁,人们对自然认识很有限,于是就将疾病死亡等各种可怕的事情归结为“鬼”、“怪”在作祟。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带起凶猛狰狞的面具,发出“傩傩”的狂喊之声,希望藉此惊吓,驱逐恶魔,这种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傩” 思考:傩与戏曲有什么共同点?傩怎样演变成戏曲?
穿戴绚丽服饰、载歌载舞是傩和戏曲的共同点。先秦时期,发源于民间的傩逐渐为国家礼仪所吸收,成为国家祭祀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子或诸侯王公认为它能够影响社稷的兴衰存亡,经常以国家和朝廷的名义举行这些仪式。据目前所知,傩在周代已纳入“礼”的范畴,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样式。
傩仪自周代而始,直到汉代、唐代还颇为盛行。而到了隋唐时期,以宗教为主的傩仪中逐渐渗入“娱人”的因素,主要功能开始由祭祀转变为娱乐
随着宗教色彩的淡化,演员逐渐代替巫师,表演目的由娱神转向娱人,并发展出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和表演艺术,这样巫术仪式就转化成戏曲表演。
傩仪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戏曲形式相差甚远,仅仅是蕴含着古代戏曲的萌芽。中国古代戏曲初步形成:宋代南戏。
傩距今年代久远,不过这种古老仪式现在在中国某些地区依然存在。中国湖南土家族的、贵州彝族的、广西融水苗族的傩仪。(图片:彝族傩戏——撮泰吉(变人戏);贵州几位头戴面具的农民演员在演地戏;江西婺源傩舞队表演“舞鬼”)。
2.形成——宋代南戏
宋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发展促进中国古代城市格局发生变化。原先城市中封闭的坊市制格局在宋代遭到废弛。出现许多集市,还出现了大型综合娱乐场所——瓦舍。瓦舍平日通宵达旦表演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百姓喜闻乐见得节目,常常聚集数千人观看。正是在戏这样的环境中,各种通俗文化尤其是戏曲获得很大的发展。
南戏是两宋之际在浙江的温州、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流行的一种戏剧形式(地图,明确方位)
问题:
为什么在这一地区戏曲获得了很大发展?
宋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由于北方的战乱,人口流徙到南方,大量南徙的北方人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工商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民间表演技艺十分兴盛,南戏就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了。
那么,南戏又具有哪些特色呢?——听小故事
周密《癸辛杂识》记载,温州乐清县有个叫祖杰的恶霸和尚欺压百姓。乡人告到官府,祖杰行贿于官府,官府不但不治他的罪,反而将告状人治罪下狱。于是民间艺人将之写成戏文上演,以广其事,在舆论压力下,官府被迫将恶霸和尚治罪。
请思考:宋代南戏主要流行于社会的哪个阶层中?有什么社会功能?
南戏主要在民间流行,一般由粗懂文墨民间艺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创作,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揭露社会黑暗,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当南戏在温州等地兴起时,中国北方也正在酝酿着一种新的戏曲形式:元杂剧。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的真正成熟。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1.元杂剧
A、兴盛背景
(1)经济的繁荣与市民阶层的壮大
元代,蒙古族统治者,征服中原,连年的战争使中原经济遭受严重摧残,但蒙古族贵族追求生活的奢靡,将大批工匠集中到城市。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南省乡村旅游用地精细化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pdf VIP
- 10kV变压器及高低压柜安装施工方案 - 电气安装工程.docx VIP
-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 练习题.doc VIP
- GST-QKP04型气体灭火控制器检验报告.pdf VIP
- 专题13 看图写话-2022-2023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专项提升(部编).docx VIP
- 北京某养老院居室空间使用调查研究.pdf VIP
- 2023-2024年中国付费自习室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docx VIP
- 2025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四边形中的十字架模型与相似三角形综合问题.docx VIP
- 廉洁文化进校园,廉洁在我心.ppt VIP
- 避免潜在的风险.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