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生稻遗传特性及优良基因克隆研究.pdf

云南野生稻遗传特性及优良基因克隆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四川大学博士论文 云南野生稻遗传特性及其优良基因克隆的研究 专业:遗传学 博士生:程在全 指导教师:张义正教授 黄兴奇研究员 中文摘要 云南野生稻是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优良种质基因,是 改良栽培稻,可供人类长期持续发掘利用的重要基因宝库。野生稻过去在云南 分布广,生态类型多,但是,随着人类活动其适生环境遭到破坏,而处于濒危 状态。因此,开展对云南野生稻现存资源的调查和保存保护研究,及主要遗传 特性和有关基因(片段)的分离研究,有助于促进对野生稻资源的保存、研究 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云南野生稻资源最新分布状况调查和营养成分研究 对云南野生稻现存分布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新发现了1个普通 野生稻自然分布居群,2个药用野生稻自然分布居群和5个疣粒野生稻自然分 布居群。通过RAPD和ISSR分子标记分析,发现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大于居群内 不同点或植株间的遗传距离。揭示了云南普通野生稻不同类型材料与具 A’A’基因组的国内其它地区普通野生稻代表材料的遗传距离。 首次对云南野生稻稻米总蛋白质含量、17种氨基酸含量和10种无机元素 (其中ca、Fe、zn为人体健康有益元素)的比较分析发现,野生稻稻米的蛋 白质含量最高达19-3%,一般为13%-.-16%,比栽培籼稻和粳稻的稻米蛋白质 含量高出50%80%。在人体必需氨基酸和有益无机元素中,野生稻多数种类 和类型的含量都显著高于籼稻和粳稻。发现野生稻稻米的高含量蛋白质、人体 必需氨基酸以及zn和Fe,都受遗传控制为主,可能遗传力高,但是Ca、Mn 等元素可能遗传力小。 上述结果表明,虽然云南野生稻自然资源消亡很多,但是现存资源的遗传 IX 四”I大学博士论文 多样性仍然较丰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掘利用。 2云南野生稻基因文库的构建 构建了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 达到3.0-5.0,插入片段的平均长度为80kb。构建了元江普通野生稻6叶期叶 稻叶片经过白叶枯病原菌诱导处理和未处理的全长cDNA文库各1个,前者的 克隆数为1.05×10 7,重组率为97%;后者的克隆数为1×107,重组率为96%。 此外,还构建了疣粒野生稻的抑制消减杂交文库(SSH文库),获得1,002个 克隆,重组率高达99.4%。 根据cDNA测序定结果,首次从元江普通野生稻中发现了15个与能量代谢 包括光合电子传递、ATP合成、光呼吸、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蛋白质基因。从 自叶枯病菌处理后的疣粒野生稻中,发现83个cDNA序列与已知功能基因的同 源性较高,共有17种功能,另有21个cDNA无对应的已知功能基因,它们可 能是新基因。从疣粒野生稻SSI-I文库的部分cDNA测序分析后发现23个功能已 知的cDNA,它们不同程度地参与抗病相关多种代谢,发现了8个新基因。 3云南野生稻直链淀粉合成酶及其基因克隆的研究 首次对云南野生稻稻米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3 种云南野生稻米总淀粉含量与普通栽培稻相近,丽直链淀粉含量(10%,13%) 均显著低于栽培籼稻和粳稻。酶活测定发现,3种野生稻中的ADPG酶、SSS 酶、Q酶活性高,其主要作用是增加野生稻灌浆速率,而对直链淀粉含量的作 用不大。3种野生稻的GBSS酶活性明显低于栽培稻,但该酶活性大小则与3 种野生稻直链淀粉含量变化趋势完全吻合,说明GBSS在决定野生稻米直链淀 粉含量中起到重要作用。 利用栽培稻的Waxy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对3种云南野生稻的基因组 进行PCR扩增,获得了元江普通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的Waxy基因全长序列(第 1内含子除外)和疣粒野生稻Waxy基因部分序列。对Waxy基因序列的分析结 果表明,元江普通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Waxy基因有13个外显子,而疣粒野生 四jIl大学博七论文 发现,3种野生稻与栽培稻之间的DNA序列同源性低于不同栽培稻品种之间的 同源性,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