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摘 要
镶黄旗黄花山分布的天然杜松林是在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珍贵杜松林。由
于20 世纪70 年代末至80 年代初的滥牧和乱砍滥伐,天然杜松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开展对黄花山天然杜松群落学特征及生物量的研究,可为该群落的稳定恢复以及人工
管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论文以黄花山天然杜松群落为研究对象,以野外样地调
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天然杜松的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和生物
量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黄花山天然杜松群落物种主要由25 科,53 属,64 种组成。含4 种及4 种
以上植物的科共有6 科,以菊科、蔷薇科和禾本科为主,占总科数的24% ;含 1~3
种植物的科共有 19 科,占总科数的76% 。含1 种植物的属占总属数的比例较大。乔
木层含有植物2 科,2 属,3 种;灌木层含有植物5 科,8 属,11 种;草本层的植物
最多,共20 科,43 属,50 种植物。在地理成分方面以温带和北温带成分为主。
(2)天然杜松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较低,乔木层物种的 Margalef 丰富度指数和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最大值分别为0.4200 和0.8252 ;灌木层物种的Margalef
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最大值分别为 1.3176 和 1.7618;草本层物
种的 Margalef 丰富度指数和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最大值分别为 4.4037 和
2.9712 。群落不同层次结构的物种丰富度大小顺序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
(3)群落径级结构分布不均,存在明显的径阶缺陷,属于不稳定型。杜松径级
分布比较广泛,个体频率的高峰值出现在4~12cm 范围内,占总株数的64.57%,旱
榆的地径均在2.5cm 以下,以低矮灌木形式存在。群落主林层杜松的高度较低,平均
高度为1.69m,高度级结构图呈“单峰”型,高度在2m 以上的杜松个体数较少。
(4)乔木层杜松种群主要以聚集分布格局为主,有少量为均匀分布格局,旱榆
种群则为聚集分布格局;灌木层优势种群小叶鼠李和土庄绣线菊的空间分布格局都为
聚集分布。群落处于不稳定的恢复发展阶段。
(5)采用 “标准木”法,对天然杜松群落乔木层生物量以及各器官分配情况进
行研究,各器官生物量占乔木层总生物量的比例依次为树干﹥树枝﹥树叶。各样地乔
木层生物量最大值为2.549t·hm-2 ,灌木层生物量最大值为0.398t·hm-2 ,草本层生物量
-2 -2
最大值为1.910t·hm ,总生物量最大值为3.903t·hm 。样地各层次生物量占总生物量
的比例大小顺序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由于杜松个体较少且分布稀疏,所以乔
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较小,此外天然杜松林郁闭度较低,灌木和草本植被长势较好。
关键词:天然杜松;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分布格局;生物量
Study on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Biomass of Natural
Juniperus Rigida in Huanghua Mountain of Xianghuang Banner
Abstract
The naturalj uniperus rigida forest in Huanghua Mountain of Xianghuang Banner is a
precious j uniperus rigida forest which was formed under special ecological conditions.
Due to overgrazing and deforestation in the late 1970s to early 1980s, natural j uniperus
rigida forest vegetation has been severely damaged. It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视觉监控作业中信号觉察效率及影响因素实验与研究.pdf
- 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与研究.pdf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功能磁共振研究.pdf
- 属性值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与研究与应用.pdf
- 数据挖掘技术在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应用与研究.pdf
- 数据挖掘技术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应用与研究.pdf
- 数论中的几个经典和式的算术性质与研究.pdf
- 数枝先报春消息——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七-九年级语文新教材比较与研究.pdf
- 数种海洋生药抗疲劳作用研究.pdf
- 水稻不育系万金A杂种后代温光特性及遗传与研究.pdf
- 小G蛋白及MAPK在脂蛋白(a)促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中作用研究.pdf
- 小RNA干扰人绒癌细胞株JEG-3的Survivin基因表达研究.pdf
- 小白菊内酯对胃癌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研究.pdf
- 小儿复杂型先心病实时三维超声诊断方法及应用与研究.pdf
- 小儿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治疗策略前瞻性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与研究.pdf
- 小扰动下奇异闭轨附近后继函数的光滑性与研究.pdf
- 小鼠脐血移植模型的建立及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在移植后免疫重建中作用机制与研究.pdf
- 小尾寒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GnRHR、BMP15和BMPR-IB研究.pdf
- 小尾寒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研究.pdf
- 小型哺乳动物种群系统调节新复合因子理论与研究:食物可利用性、捕食及种间竞争相互作用对沼泽田鼠(Microtus+fortis)种群动态及空间行为的效应与机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