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投资效率和收入分配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论文摘要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建立,我国社会投资体制已由 原有的以政府加国营企业为主导的单一投资模式转变为由政府、民营企业、外资 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等共同形成的多元投资体制。投资体制的这一变革导 致如何对公共部门投资进行合理、合时的评价成为一个凸显的问题。公共部门投 资不仅要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从全社会角度考察社会总福利的变 化。因此,适应形势的要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公共部门投资评价方法与参数 十分必要。本文即以此为目的。 费用一效益分析所依托的Pareto补偿准则是一种可取的、不着眼于收入分 配的效率准则。除效率目的以外,实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亦是公共部门投资的 重要目的。本文试图在项目层次上把收入分配问题糅合进以效率为导向的费用一 效益分析体系框架之中,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公共部门投资的经济评价。 本文首先在阐释公共部门投资经济评价的经济学理论渊源——效率准则理 论、公共选择理论和社会福利函数理论的基础上,全面地介绍了公共部门投资经 济评价的历史沿革和研究现状,并由此提出了本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框架。 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文章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在完全市场 信息、不完全市场信息和非市场信息条件下公共部门投资评价效率分析的基本准 则及其研究框架。认为在完全市场信息条件下,公共部门投资评价的效率分析应 遵循Pareto最优及其补偿准则,即如果项目带来的国民收入增加具有边际性,就 可以认为该项目实现了补偿准则,是一种效率的改进:如果存在不完全市场信息, 就必须考虑税收和补贴、消费者剩余、价格扭曲以及外部效果和钱币效果等因素 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而若在非市场信息条件下,则应考虑采用费用一效果分 析以避开由于不存在市场而导致的效益货币化的技术难题。 对一些重要而不存在市场价格的参数估算是公共部门投资经济评价工作中 的重点和难点。对此,本文主要针对于时间价值和生命价值这两个主要参数的计 算。对于前者,在系统总结目前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行为时间价值的简化模型和资源时间价值的确定方法。对于后者,则分别 运用人力资本法和支付意愿法计算出中国的相关数值。 论文摘要 考虑到公共部门投资产生的收入分配问题,本文从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两个 方面对收入分配的定量方法进行了研究。代内公平分析主要包括两点:一是项目 的收益在不同权益主体之间的分配,二是考虑了分配权重后不同社会群体的受益 情况。对于代际公平,本文通过社会折现率这一指标来体现。而对其测算依据社 会时间偏好率、社会资本机会成本率及二者的加权平均三种方法完成。通过计算, 中国的社会折现率大约在7.8%之间,这与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降低其社会折现 率的趋势是一致的。 理论的成立和应用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以体现。为此,本文最后以长 沙至湘潭西线高速公路项目为例,分析在公共部门投资的经济评价中如何同时考 虑效率和收入分配问题,从实践的角度证明了在项目层次将收入分配问题糅合进 经济评价体系框架中不仅是合理的,而且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公共部门投资 费用一效益分析收入分配 Abstract in thetransitionofthe andfinancial later20 Along丽th economy system years, inChinahasbeen investor from andState-ownedto eXpandedgovernment enterprise andoverseas includingprivate sectors.Thismakestheevaluationof tende

文档评论(0)

wq6403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