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与时俱进和协调平衡.doc

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与时俱进和协调平衡.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与时俱进和协调平衡.doc

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 与时俱进和协调平衡 任致远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积极稳定地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水平”,“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城乡规划法》规定了“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二·五”规划将成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世博会点明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发展主题。这些都明白地勾划出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面临着一个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总结过去,面向明天,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科学发展的需要。面对新形势,我们应当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发展观呢?本文仅仅是一管之见。 一、集约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 自2001年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以来,我国城镇发展锐不可挡,全国城镇非农业人口由2001年的3.3亿发展到2010年的6.3亿多人,城镇化率由26%上升到47%。预测到“十二·五”期间将突破50%,那时我国城镇非农人口将在全国人口中占主导地位。分析10年间的城镇发展情况,呈现出一个特大城市与大城市数量大增人口大增、中等城市数量增人口增、小城市数量减人口减而建制镇数量减人口增的现象。这可以归纳为一个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平缓发展的结论。 大城市膨胀表现在,一是10年增加40座,增幅达30%;二是非农业人口由1.3亿发展到2.2亿人,翻倍增长;三是建城区用地面积大量扩张;四是城市机动车迅猛增加,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五是污染严重、生态失衡,环境脆弱;六是大拆大建的旧城改建,城市文化出现沙漠化现象等。面对如此情况,为了严格有效地加强对建设用地的控制,有力疏解城市交通拥堵窘境,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持经济社会的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今后大城市的发展应遵循集约发展的原则,走集约发展的道路。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提高大城市发展建设的效益和质量水平,又好又快地建设集约型城市。 由于大城市的迅速膨胀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我国中小城市发展呈现出了一个平缓发展的态势。但我们应当看到:一是不少大城市是由于中等城市的迅速发展而跨入大城市行列的;二是在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促使下,多年来的奋发建设,不少中小城市已经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实力,具备了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积蓄了进一步发展的力量和潜能,存在着蓄势发展的愿望和可能;三是近年来党和国家政策强调,“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中小城市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成功推动中小城市发展的动力;四是中小城市具有建设宜居城市的优势,具有比较大的生态环境与文化的竞争力,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中坚力量,农民工已经出现在中小城市就近落户就业和创业的趋势。种种情况说明,今后中小城市必将是蓄势奋发,重点发展,在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面向生态文明,构建绿色城市 城市发生、发育、发展的初衷,乃是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条件,正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是,城市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既要改造客观世界,又要改造主观世界。经过实践来不断修正人们的城市发展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这方面的鲜明事例。由于古代的城市发展,其人口规模、生产水平、生活方式等,都没有对区域的自然山水环境、自然与矿产资源、物质与精神生活要求构成明显威胁,对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没有突出要求。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看到工业经济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巨大作用,城市工业迅速发展。新中国建立,要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毛泽东指出:“只有将城市的生产恢复起来和发展起来了,将消费的城市变成了生产的城市了,人民政权才能巩固起来。”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烟囱林立、车轮滚滚成了城市发展的象征。文化大革命时期又强调“先生产、后生活”,加上撤销规划机构,下放管理人员,城市发展建设出现无政府主义状况,污染工业进城落户,五小工业进入社区,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明显恶化,园林绿化被大量蚕食,工业“三废”肆意排放,垃圾进城,尘土飞扬,于是,环境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这是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次觉醒:城市经济要发展,生态环境不能污染。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城市中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多种形式企业星罗棋布,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得到加强,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形成了所谓“造城风暴”。2001年我国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以来,城市发展如虎添翼,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接踵跟上,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好山好水、风景园林、绿化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