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第3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 制度建设和法律建构 第二、经济制度的建构 1949年建立新政权的同时,没收了国外企业、官僚 资本企业并改造成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 1953—1956年,完成对土地、工业、商业所有权的 改造,建立了计划管理体制即中央集权制经济。 第三、文化制度的建构 从1954年开始,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了对资产阶级唯 心主义思想的批判,1956年4月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的著名的“双百”方针。 (1) 基本制度的建构 4、政治特征 这一时期的基本政治特征是: 第一、在政治上,确立了以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的政治制度。党的组织不仅在党内,也在政府机 关和社会团体中建立起来。 第二、在经济上,建立了基于公有产权的中央 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了几千年的私有制。 第三、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上,形成了国家对社 会的全面控制和个人对国家的全面依附关系。 第四、在意识形态上,共产主义理想是整个社 会道德的主导政治思想。 (1)基本制度的建构 (2) 政治的曲折和衰退 2.1 制度的曲折时期 从1957年开始,新中国在制度发展上进入了曲折时期,其标志是“反右”运动、“大跃进”中的庐山会议和法律虚无主义。 第一、“反右”运动 1957年春,毛泽东决定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在整风中有人攻击共产党,毛泽东决定反击,反右斗争扩大化,共划了55.28万右派。造成了严重后果:使中国在发展方向上陷入误区,阶级斗争扩大化,重新陷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 反右运动 2.1 制度的曲折时期 第二“大跃进”和庐山会议(八届八中全会) “大跃进”的原因是毛泽东对建设速度的不满意,决定发动“大跃进”式的群众运动。 “大跃进”把刚走上正轨发展道路的中国经济带向崩溃边缘,1959年8月的庐山会议由纠“左”变成了“反右”和进一步推动“大跃进”的会议,彭德怀等人被定为反党集团。 “大跃进”和庐山会议的后果:党内民主受到严重损害;经济问题变成政治问题;为“文化大革命”埋下种子;党的领导变成了党政不分、党的“一元化”旗帜下的个人领导;法律虚无主义,1958年毛泽东公开提出“我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定下了人治的基调,1959年4月,撤销了国家司法部、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局。法律体制严重削弱。 (2) 政治的曲折和衰退 庐山会议 农业大跃进运动 全民炼钢运动 2.2 政治的衰退 文化大革命使中国进入全面的政治衰退。 第一、由毛泽东支持的造反派1967年1月上海 夺权风暴开始,瘫痪了政府机关。 第二、“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凌驾于政治局和常委 会之上,使党规定的最高决策机关陷入瘫痪 第三、在“踢开党委闹革命”的指示下,造反狂潮扩 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党的领导瘫痪 第四、红卫兵运动破坏了社会秩序和法制。 第五、法制被彻底践踏。“砸乱公检法”、“大鸣、 大放、大字报、大批判”。国家主席被打倒。 文革的直接后果是2亿人受株连,教育文化事业备受 摧残,派系政治造成分裂,共产党面临合法性危机。 (2) 政治的曲折和衰退 2.3 政治特征 1957年以后,尤其是十年文革的政治有下列 特征: 第一、实行人治。个人的权力大于法律,党 的领导制度被严重破坏。法制荡然无存。 第二、扭曲了国家政权的性质,集权主义 盛行。 第三、在经济领域,政治挂帅使得经济全面 依附于政治,全面为政治服务。 第四、在意识形态上,实行被彻底歪曲的马 克思列宁主义,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 革命”理论。 (2) 政治的曲折和衰退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 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 1)行政首长负责体制在企事业单位的确立。 1984年党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在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事业单位作了规定 2)党的行为法制化倾向 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提出党应该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十五大又提出“依法治国”,十六大提出了“政治文明”,“依法治国”首先应依法治党。 3)党与行政部门关系的改革 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核心是党政分开。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的领导。82年宪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80—87年调整:省级书记不兼行政、精简党委部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 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 4)干部制度的变化 第一、下放管理权限。84年前,中央任免省部级和司局级干部,共1.3万多名,84年后只管省部级干部4200多人。 第二、党管干部的类别调整。53年分为九类,现在分为五类,党委管

文档评论(0)

wwqq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