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二十八集).docVIP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二十八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二十八集) 蔡禮旭老師 2011/9/15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01-002-028 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接著經文看「何謂六邪」。「六邪」,指的是錯誤的臣子行為。這些臣子有錯誤的行為,當然是可惡的,而這是一個結果,從因上來講,第一個,他是從家庭教育出來的。「忠臣出於孝子之門」,奸臣也是從小他人格沒有建立好,可能他脾氣大,可能他私心重,心術不正,這些我們從因上,家庭重要。能不能出國家的棟梁,都要看家庭教育的根。 包含他為官,他的領導者,君父,也要有教育的職責。甚至於用他的時候,也要用得得當。比方,他的才德不夠,你讓他擔任太高的官職,一下誘惑太大,他的德行根基穩不了,可能就出事情了。所以我們在用人的時候,往往都覺得用他,看把他放在哪裡發揮,只要有地方去發揮,好像人就是安排好了。事實上,用人最重要的是要考慮他的德行根基,他的家庭背景,他的整個社會的閱歷經驗,來考量他整個德才,再來用他。所以用人其實也是在栽培人,這整個過程,都要掌握得當。 所以《資治通鑑》講到,「治本在得人」,政治要治理得好,要得到賢才;「得人在審舉」,謹慎的推舉;「審舉在核真」,推舉用了之後,還得要考核。不能說用了他就信任他,什麼都不監督、不管理,最後出事的時候,可不能怪下屬。因為,他想把事情做好,但是他的德行、能力都還需要上位者的培養、護念。 信任跟監督這兩點是不衝突的。所以有時候我們對理,解得不圓融,會偏掉。「明明照經典說要信任他,怎麼最後還是出事了?」信任,是信任「人之初,性本善」,信任他有願心要做好事,但不代表他現在方方面面的能力都具足,需要「慎於始」的提醒、護念才好。所以假如出現下屬沒有做好事情,這個時候不能一味指責。就像孟子給我們的教誨,「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我們今天帶領團體,下屬出了狀況,我們要反省自己的智慧不足,才沒有護念好一個人。 我們這裡看「六邪」之前,一個為人領導者,一來也要反思,這些人會變成這樣,可能上位者的護念不足。再來,這一段也是觀照我們自身,不是說我們是一個上位者,就沒有習氣,所以「六邪」也是自我的提醒。 我們看:「一曰:安官貪祿,不務公事,與世沈浮,左右觀望,如此者具臣也」。他的行為,是安穩的安享官位所帶給他的福報、享受,貪求利祿、薪資。「不務公事」,就是不積極的、勤奮的把公家的事辦好。然後,「與世浮沉」就是隨波逐流,覺得反正得過且過,能混過去就混過去,被一些不好的社會風氣所影響。而且「左右觀望」,心裡面只怕官位丟掉,察顏觀色,謀自己的私利,沒有做事的原則,沒有一心向公。這樣的臣,「具臣」就是徒具虛名,沒有盡他為臣的本分,這是「具臣」。 我們看范公的行持,覺得今天反思起來,沒有盡到全力、盡到本分,當天晚上自責,睡不著覺。等天一亮,趕緊去為民服務,心裡才踏實。從忠臣的行持,我們看到這「六邪」的行為,真的會慚愧得無地自容。 「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為皆曰可,隱而求主之所好而進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與主為樂,不顧其後害,如此者諛臣也」。第二種談到,領導者、君主所講的一切,他都附和說,講得太好了;君主所做的一切行為,他都說非常可以。那等於都是諂媚、阿諛奉承。那這個情況,假如他內心都是這種諂曲之心,那是心已經偏頗了,行為當然是不妥當。 而也有團體,比方就像我們弘揚文化的單位,對於領導、對於講學的老師特別的恭敬。恭敬是對的,但恭敬也不可以到太過,太偏了。因為《大學》當中有說,「人之其所畏敬而辟焉」,恭敬到我的領導、老師講的話全部都是對的,那這樣的態度可能就有過了。所以聖教告訴我們,「依法不依人」,要依經典。假如整個團體的氛圍就是誰說了就對,是不妥當的。 一個領導者,底下的人假如對你所說的話都說,只要你說了都對,這個時候要很冷靜,這個風氣是不對的。應該是依經典,不能依人。而領導者假如遇到這個情況,還自鳴得意,那可能就毀了這個團體了。因為他會愈來愈自視甚高,不可一世,那行為可能就愈偏愈大。 我們雖有心弘揚中華文化,但這只是發願,我們的德行、智慧、能力都需要隨著時間來積累。所以我們自身要時時感受還很不足,因為很不足,在決策的時候當然要集思廣益,我們時時期勉自己「但求無過」。那決策的時候,當然要慎重,當然要博覽眾長,大家好的意見要採取。 所以,上位者要冷靜,自己有德行的不足、智慧的不足,要形成大家敢於發表意見,敢於講真話的風氣。那下位者,也不能變成一種情感,變成一個好像偶像崇拜,下位者這個心態也不妥當。我們可以尊重領導者他的一種無私的心,但不能因為尊崇到覺得他無所不能,那是決定不妥當的。 比方,以我自身來講,我是一個公務員家庭出來的孩子。公務員生活也比較簡單、規律,也沒有見過什麼大世面、大風大浪。我自己大學畢業之後,從事學校教育工作,也相對單純。所以人事的歷練、管理的經驗都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