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济南市科苑学校 第三章 营养学基础 第一节 营养学概论 一. 营养学的基本概念 1. 营养 “营养”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防病保健的过程。 必需营养素: 营养素中的一部分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营养素”。 非必需营养素: 营养素中的另一部分可以在体内由其他食物成分转换生成,不一定需要由食物中直接获得,称为“非必需营养素”。 宏量营养素 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因为需要量多,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大,成为宏量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 矿物质和维生素因需要量较少,在膳食中所占比重也小,成为微量营养素。 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矿物质中又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相对较多,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 3. 营养学 营养学是研究膳食、营养素及其他食物成分对健康影响的科学。 研究内容包括: 营养素及其他膳食成分在人体中消化、吸收、利用与排泄的过程及其对人体健康、疾病的作用; 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 营养素需要量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营养缺乏病和营养相关慢性病的预防和营养治疗; 特殊人群和特殊环境下的营养; 食物的营养素保存和营养素强化,植物化学物与保健食品; 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教育,食物营养政策和营养法规等。 营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是预防医学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食品科学、农业科学等学科都有密切联系。 4.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估计平均需求量(EAR) 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半数个体的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推荐摄入量(RNI) 相当于传统使用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需要的摄入水平。 适宜摄入量(AI) 当某种营养素的个体需要量研究资料不足,没有办法计算出(EAR),因而不能求得RNI时,可设定适宜摄入量来代替RNI。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 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1. 营养素的功能 作为能量来源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三大营养素。 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的主要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作用包括维持物质代谢的动态平衡及内环境的稳态。 (1)动态平衡 能量平衡 营养素平衡 水盐平衡 2)内环境的稳态 神经系统调节 各种刺激通过突触沿神经纤维传递,即神经冲动传导,如乙酰胆碱、儿茶酚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可被细胞外液所含的钙离子加强或被镁离子抑制。 酶调节 体内生化代谢都需要酶作为催化剂。维生素是许多辅酶的成分,缺乏会导致生化代谢异常。 微量元素也是酶的组成成分。 激素调节 固醇类激素有脂类的甾体结构,如维生素D就有激素功能。许多激素的受体都是蛋白质。因此营养素缺乏或过多均可影响激素调节而引起代谢异常。 2. 营养是维持健康的基础 (1)维持人体组织的构成 (2)维持生理功能 (3)维持心理健康 (4)预防疾病发生 3.营养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1)保证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 (2)满足各类特殊人群的营养需要; (3)增强特殊环境下人群的抵抗力、耐受性及适应性; (4)预防营养素的缺乏与过多及相关的疾病; (5)辅助各种疾病的治疗。 三.营养学发展史 1.古代的营养学 (1)国外 公元前400年至18世纪中期,许多营养学家称这段时间为营养学发展的自然主义时期。 世称医学之父的西伯克拉底(Hippocrates)在公元前300多年前就确信健康只有通过适宜的饮食和卫生才能得到保证。他用海藻来治疗甲状腺肿和用动物肝脏来治疗夜盲症,将烧红的宝剑淬火用过的含铁的水用来治疗贫血。 (2)中国 公元前约1100-公元前771年的西周时期,官方医政制度将医学分为四大类: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在战国时代至西汉时代编写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东汉)、《本草纲目》(明代)、《食经》(北魏)、《千金食治》(唐)、《饮食正要》(元)。唐代名医孙思邈明确提出了“食疗”概念。 《神农本草经》:最早药学专著,成书于东汉,并非出自一人一时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家总结的药物学经验成果专著。 《食经》:崔浩所著,北魏,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