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徐书振
徐书振,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坦烹饪技艺》传承人。 编辑本段简介
徐书振,男,汉族,1952年8月生,国家级烹调师,河南博大烹饪学校讲师、副校长。先后跟随刘国正、侯瑞轩学艺,1994年晋升为国家高级烹饪技师,2006年被评为中国烹饪大师。主要作品有“翡翠海参”、“煎扒狮子头”等。曾多次应聘到周边地区及深圳、香港等地讲学献艺。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光明日报等都先后对其进行了报道。
中国烹饪大师徐书振
发布时间: 2010-06-13 15:59:12 ? 作者:本站编辑 ? 来源: 本站原创 ? 浏览次数: ? 我要评论()
摘要: 中国烹饪大师徐书振
家贫体弱谋生路,跟着名师学技术。大师拼搏功名就,从事职教轻仕途
“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莎士比亚这段话对国家级烹饪大师徐书振的家境与童年而言,相当照应。1952 年,徐大师出生在满目疮痍的长垣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七八岁便得了瘟症,由于没钱治疗,在床上一躺就是9 个多月,病好了半年,还不会走路。后来又患上疟疾,直到10 岁时才开始上学。家里的条件不允许小书振把书再念下去了,他初中没毕业就到县饮食服务公司当了学徒工。谋到这份差事,书振高兴得几夜合不上眼。因为,不单是每月有了20 多元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他跟刘国正师傅学上了徒。当时已年过半百的刘国正,不仅是有几千年烹饪历史的长垣县的头号人物,并担任着地区厨师培训班的主讲师,还在上海、南京、徐州、商丘等地开店传承烹饪文化,在省内外已很有名气。那年代没有什么职级和称号,直到2002 年,刘国正逝世26 周年时,河南省“三名”委员会又追授他为“河南省烹饪大师”。到2007 年,在长垣烹饪学院董事长范国栋和徐书振等人的倡导下,在校园内还为刘大师立了块纪念碑,长垣县主管副县长徐鹏越亲自为刘国正撰写了碑文。
1970 年,徐书振18 岁时便从师刘国正,到刘大师离世只有6年。但在这短短的6 年中,从来对“读书做官”论不感兴趣的他,在严师的调教下,加上自己的虚心、刻苦、多思,学到了真本领。特别是1971 年,经刘国正介绍引见,徐书振又与时任北京饭店厨师长的长垣人侯瑞轩结为师徒关系,使他更上了一层楼。徒弟求知如饥似渴,高师急切望徒成龙。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视为“国宝”、“明珠”的国厨大师侯瑞轩的繁忙程度可想而知,但他为了带出轻仕途重技术的徐书振这帮好徒弟,每年坚持探家一次,利用探亲时间给他们上一周的课程。徐书振每当回忆起侯老的言传身教,常常黯然泪下。他说:“侯大师说是从北京回来探亲,实际只在家住上一夜,就赶来给我们上课了,他的心里啥时候都装着家乡人啊!现在,侯老已是90 多岁的人了,还兼任着俺学院的名誉院长,我们如不把这学校办好、把这产业干好、把这文化传好,不仅对不起党和人民,也对不起这些呕心沥血的大师们呀!”。
“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在烹饪行业燃烧激情、翱翔梦想的徐书振对这些中外名人格言分外欣赏。1.7米个头的徐书振走路一阵风,声音如洪钟,脸上挂笑容。当笔者问他“哪来这么大的精神头?”时,他拍了拍脑袋答道:“我也说不清,反正干一行要爱一行,爱一行要干好一行。行行有学问,行行有奔头,行行出状元,俺这一辈子是交给烹饪了。”是的,58 岁的徐书振在这个行业已干了30多年,在烹饪学校担任领导也近20个年头,从没自卑过、从没动摇过、从没思迁过、从没放松过。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餐饮行业蓬勃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决心力度,更加坚定了他从事餐饮行业和烹饪职业教育的意志与信心。
徐书振把县委书记刘森的一段话“餐饮业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产业,人们的第一需要是吃饭,关键是怎么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吃得有滋味,这也是一篇大文章。”写在教案扉页上,心中装满了烹饪这一朝阳产业的阳光。他在用心打造厨乡品牌、倾力办好烹饪院校、执著传承烹饪文化的实践中,作出了卓越贡献,展示了大师风采,摘取了顶级桂冠。如今,徐书振同这个学院名誉院长、原北京钓鱼台总厨师长、国宝级烹饪大师侯瑞轩,国家级烹饪大师、“中华十大名厨”吕长海,中国烹饪大师李志顺等3 人一起被确定为长垣烹饪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翻阅他的证书和名片,可以看到长垣县优秀共产党员、县拔尖人才、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连续三届的市人大代表、省技术标兵、省先进工作者、省高级烹饪辅导讲师、实践指导老师,省“三名”(名师、名菜、名店)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南烹饪创新奖得主、高级烹饪技师、《中国大百科全书》入选者、国家技能鉴定厨师晋级评审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评审员等等,应有尽有。1999 年10 月,时任中国烹饪协会会长、现任世界烹饪协会会长的姜习先生得知徐书振在长垣从事烹饪职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