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 吴信训
广播电视新闻原理论
广播电视新闻特殊的社会价值
一、至关重要的广播电视新闻
迄今为止,现代人实际上是生活在媒体新闻影响、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更首推电视新闻)的
影响之中。1987年,美国新闻传播学者仙托?艾英戈、唐纳德?R?金德主持完成了一项在传播学领域具有世界性和历史性学术影响的试验《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其研究结果揭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众传播研究得出的普遍结论认为,媒体宣传只会产生‘极小的后果’(minimal consequences)。随着实验方法被人们逐渐接受,我们对媒介的接触情况可以作更精确的研究和更为先进的数据分析,于是这种极小的后果被重新定义。”
“‘媒体政治’已经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美国,在其他国家也一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使用——甚至操纵——大众传媒以促进政治目标的实现,不仅是标准的操作方式,而且已经成为一种生存的需要。”
“电视新闻是能够决定在大众脑海中闪现什么的最重要的力量。通过事先强调(priming)国家生活中的某些方面而忽略另外一些方面,电视新闻把人们的政治判断和政治选择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通过铺垫效果(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政治生活的某些方面,而忽略另一些方面,)电视新闻可能会为政治判断和政治选择定下基调。”
“随着电视成为美国人生活的核心,电视新闻成为美国人获取政治新闻独一无二的、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无论是与非,电视新闻已然成为了美国政治过程中一个定期的参与者。……每天晚间电视新闻里的报道,强有力地影响着美国人对社会和国家的看法。”
大家知道,1972年,当美国传播学者马克思韦尔?麦考姆斯(Maxwell McCombs )和唐纳德?肖(Donald Shaw)在《舆论季刊》发表《大众传播媒介的议题设置功能》(也有译为《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The Agende-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时,议题设置一开始就是一个政治传播的话题,围绕竞选、政治人物形象评价、政治决策等展开。由于政治生活在现代人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地位,生存利益相关性上高度的密切性,所以,随着研究的深入,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的存在与能量,日益有力地彰显,并成为普遍的共识。
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媒介在政治这一主要新闻报道领域中占据了优势(压倒其他信息来源)”,“从民主政治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中的新闻却是至关重要,已经成为多元政治能否顺利实现的一个关键因素”。
同时,人们还认识到,正如仙托?艾英戈、唐纳德?R?金德的研究结果所揭示:“电视新闻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聚焦点——主要关注国家特别是总统——而且也在于其表现形式。电视新闻不会有歧义、含糊和不确定。它是,或者是它的架式让人觉得是权威的新闻。P?H?韦弗(P.H.Weaver)提出:……‘电视新闻节目的解说、人员的选择和播出的各个方面的设计,几乎都用来造成一种权威与全知全能的印象。这一点在总主持人(anchorman)身上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沃尔特?克朗凯特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看上去像一个神: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召唤人物、事件和图像;他的口气不容置疑;所有事件都在他的身边发生和结束’(1975,84)。电视的这层权威的外衣甚至延及在现场的电视记者,他总是站在塔顶,傲视视野中的各种问题,他‘权威而自信地谈论着眼前的每一件事:人物、事件、动机、目的、意义、重要性、趋势、危机、问题、解决——所有的一切他都能够完美的理解,他在高谈阔论是根本不会使用‘如果’、‘而且’、‘但是’这样的字眼,他所说的一切都无容置疑’ (Weaver 1975,90)。大多数美国人在大多数时间里,似乎会认为这种权威性不容怀疑,根据各种全国调查,美国人在很大程度上相信,电视——而不是杂志、广播和报纸——能够向他们提供最有理智、最全面和最公正的报道(Bower 1985)。”
电视新闻对大众生存及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当然不只在政治领域。电视在政治新闻报道领域的表现及其意义,只是一个典型的缩影。亚洲金融风暴、印度洋海啸、非典、奥运、世博、宇宙飞船升天,世界小姐大赛……,无论在经济、自然、医疗、体育,还是科技、文化……领域,电视新闻无处不在,最强有力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
在我国,早在1981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也鲜明地指出:“广播电视是教育、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最强大的现代化工具。”
当然,另一方面,人们也理智地认识到另一个方面。正如仙托?艾英戈、唐纳德?R?金德的研究结果中也分析到的:“电视新闻可能通过其出色的报道和深入的分析,赢得了公众的信任。然而仅仅是有可能,我们怀疑,这种信任来自于电视装腔作势的权威性。美国人过分地相信电视晚间新闻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