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通》的管理思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虎通》的管理思想   由班固编纂的《白虎通》一书,共44篇,包括爵、号、谥、五祀、社稷、礼乐、封公侯、京师、五行、三军、诛罚、谏诤、乡射、致仕、辟雍、灾变、耕桑、封禅、巡狩、考黜、王者不臣、蓍龟、圣人、八风、商贾、瑞贽、三正、三教、三纲六纪、情性、寿命、宗族、姓名、天地、日月、四时、衣裳、五刑、五经、嫁娶、绋冕、丧服、崩薨等专题,分别陈述了儒家关于社会秩序、政治运行、人伦规范、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观点。很明显,这是一部帝国时代的国家治理读本,而不是学术考究著作。在近人中,刘师培首先指出这一点,他认为,《白虎通义》不同于《白虎奏议》。“《白虎通义》以礼名为纲,不以经义为区。此则《通义》异于《奏议》者也。”撇开版本考证来看,该书的卷篇布局按照“礼名”展开而不是按照“经义”展开,正好反映出它的性质,当今有学者干脆就把这部书看作“帝国礼典”。可以说,它的编辑,就是为管理国家服务的。   《白虎通》的管理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第一,关于社会等级秩序的规范和定位。这一方面被广泛引用的,就是“三纲六纪”,所谓三纲,即君臣、父子、夫妇三种对称关系;所谓六纪,即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六种对称关系。纲是网索的总揽,纪是辅助性的细一些的绳子。《说文》曰:“纲,维紘绳也,从系冈声。”“纪,丝别也,从系己声。”《白虎通》道:“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可见,三纲就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定位,六纪是仅次于三纲的社会关系定位。三纲的具体内容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对关系的尊卑地位是固定并且绝对的。六纪比三纲次一等,遵循一定的伦理准则,“敬诸父兄,六纪道行,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按照《三纲六纪》的解释,师长关系类比于君臣关系,源于“成己”;诸父兄弟关系类比于父子关系,源于“有亲恩连”;诸舅朋友关系类比于夫妻关系,源于“皆有同志为己助”。社会治理中坚持三纲六纪的原则,就能如撒网一般“有纪纲而万目张也”。   近代以来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导致普通大众对三纲六纪多持否定态度。人们只看到其中的等级僵化,而看不到其中蕴含的责任定位。《三纲六纪》的本意,是要给人群关系确定恰如其分的位置;而每种角色的位置,是由其社会责任和功能决定的。所以,纲纪不仅意味着秩序,还意味着职责。以君臣关系而论,君要做到“下之所归心”,臣要做到“属志自坚固”;以父子关系而论,父要“以法度教子”,承担培养责任,子要“孳孳无已也”,尽到传代义务;以夫妻关系而论,夫要对妻子“以道扶接”,妇要对丈夫“以礼屈服”。所以,三纲六纪不仅仅是等级规范,更重要的是责任规范,而且等级的区分以责任的履行为前提。按照儒家的教义,等级的差别,正是由身份和责任决定的。可以说,《白虎通》表达的社会等级定位,实质上是古代条件下对社会角色的认知。并把这种认知实施于管理活动,属于中国古代的管理角色理论。如果把以三纲六纪为代表的角色体系,同今天西方管理学中明茨伯格提出的十大管理角色进行内在逻辑比较,有可能会对中国传统形成更深刻的认知。   为了表现出社会等级的天然合理性,《白虎通》以天人感应、伦理诠释来说明纲常蕴含的道理。在孔子那里,已经有了社会角色定位的经验陈述,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然而,孔子不言天道,不说怪力乱神。从战国到秦汉,阴阳五行、神秘主义都在“究天人之际”的旗帜下渗透进儒学。到了《白虎通》,干脆就把三纲同天、地、人相配。君臣法天,取象日月屈伸;父子法地,取象五行相生;夫妇法人,取象阴阳和合。再进一步,就走向神道设教。通过与阴阳五行、天地自然的匹配,《白虎通》界定了不同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例如,朋友之道就要从属于父子之道。父兄在世,就不能对朋友以死相许,也不能对朋友有通财之谊。因为孝敬父兄之义,大于朋友相交之义。如此种种,《白虎通》为社会勾勒出一幅秩序井然、各安其位的画卷。   第二,关于君臣关系的规范和定位。在帝制时代,君主是政治体系的核心,尽管三纲已经定位了君臣关系,但那只是粗线条的基本原则,对于君臣关系的具体内容,《白虎通》在不同篇章中有大量具体规定。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君主与臣下之间的“命令—服从”关系和平行“义和”关系两个方面。   皇帝具有尘世之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从名号看,皇帝被称为天子,是要表明“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白虎通·爵》);“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者,一人耳”(《白虎通·号》)。所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海内之众,尽得而使之”(《白虎通·封公侯》)。皇帝处于命令一切、指挥一切的地位。“受命之君天之所兴,四方莫敢违,夷狄咸率服”(《白虎通·瑞贽》)。   但是,君主的这种权威是有条件的,帝王要以自己的品德与天命相配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