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绿色发展转型:文献检视与理论辨析
摘要:新一轮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绿色发展转型的全球研究热潮由此勃兴。“绿色经济”一词是由皮尔斯在1989年首先提出的。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循环利用,低碳经济强调碳减排,绿色经济则更偏向生态环境的安全性。21世纪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时代。生态环境恶化催生了绿色发展理念。新理念推动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在西方世界,公司、政府和个体共同致力于绿色发展转型与创新。中国学者的研究更具广谱性。科学发展观是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今天,全人类对绿色发展的共识与行动,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21世纪是绿色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走在时代前列。
关键词:绿色发展;绿色转型;绿色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6-033-10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绿色经济发展转型研究,自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和罗马俱乐部报告《增长的极限》发表以来,已历半个多世纪,但并未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1989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提出“绿色经济”以来,特别是2008年新一轮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深刻认识到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绿色转型也许是明智的可行选择。于是,绿色发展转型的全球研究热潮由此勃兴。我们正处在大数据时代,每天都有海量信息发生,我们无法穷尽所有文献,只能择其要者勾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一、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理论辨析
传统经济是粗放式、一次性地从大自然中索取物质和能量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又不加处理地将废弃物丢进大自然,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低产出为特征,是一种单向开放式线性经济。若不是将废弃物直接排放,而是将其再利用,经济活动就会呈现出一种循环状态,就可以保证经济持续发展,这种经济运行状态称为循环经济。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Boulding提出了循环经济说,即按照清洁生产方式,对能源及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过程。循环经济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产出为特征。
低碳经济的概念由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先提出,同年,Lester R.Bbrown的《B模式》发行,通过反思西方基于“化石燃料、一次性经济”的传统方式,提出了将生态和环境纳入经济体系来考量的经济发展B模式。庄贵阳(2005)认为,低碳经济就是以较少的能源消耗实现同样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金涌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生态经济。付加锋等(2012)将低碳排放和阶段性视为低碳经济的核心特征;金乐琴等(2008)认为,理解低碳经济需要把握三个特性:综合性、战略性和全球性。
“绿色经济”一词是由大卫·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图》一书中首先提出。199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绿色经济也就是闭环型和服务经济的基本方面(Pearce,1988;Daly and Cobb,1989;Ayres,1993;Stahel and Jackson,1993),但学界对其内涵、外延的界定仍存偏差,定义选取的角度主要有三:
第一,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关注生态环境是一切绿色经济研究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崔如波(2002)认为,绿色经济是强调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更高级形态;田江海(2010)把绿色经济作为与象征破坏环境的“白色经济”“黑色经济”的对称而提出的;高红贵(2012)视绿色经济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模式。
第二,绿色经济试图打破人和自然以资源稀缺为前提构建的天人冲突范式,恰当定位人类福利与生态环境的关联方式,通过有益于环境或与环境无对抗的经济行为,共同提升经济与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增长(OECD,2009;夏光,2010)。UNEP(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将其定义为,在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的同时,极大地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稀缺性,即绿色经济是低碳、资源有效利用和社会包容的(UN—EP,2010)。Wall(2006)将绿色经济聚焦于资源、生态限制内最大化人类幸福。
第三,从概念构成要素总结绿色经济的特点。绿色经济的中心信条包括可持续性、生产和分配的本地化,尊重生态局限和更平等的资源分配(Jack Reardon,2007)。Ocampo(2011)强调在绿色经济的分析中,必须考虑4个不同的宏观经济学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