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 3505-1999
?
1.1.1 中型设备及构件的吊装,应编制吊装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经有关技术及安全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实施中未经主管人员许可不得任意改变方案。
1.1.2 吊装作业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全体作业人员必须熟知吊装方案、指挥信号、安全技术要求及起重机械的操作方法。
1.1.3 吊装前,应与供电部门取得联系,保证正常供电。
1.1.5 大中型设备吊装前,应按吊装方案对机具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符合吊装方案后,由总指挥签署“吊装命令书”,方可进行试吊和吊装作业。
1.1.6 立式设备的吊装,应捆绑在重物的重心以上,如需捆绑在重心以下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经有关技术负责人批准。
1.1.7 起吊前应在重物上系上牢固的溜绳,防止重物在吊装过程中摆动、旋转。
1.1.9 缆风绳、溜绳跨越道路时,离路面高度不得低于6m,并应悬挂明显标志或警示牌。
1.1.10 吊装过程中,作业人员应坚守岗位,听从指挥,发现问题应立即向指挥者报告,无指挥者的命令不得擅自操作。
1.1.11 立式设备吊装就位后,应立即进行初找正,地脚螺栓把紧后方可松绳摘钩。
1.2.1 所有起重设备、绳索、滑轮、卸扣、绳卡等机具必须具有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
1.2.2 麻绳只适用于手动吊装及轻便工件的移动和在吊装中作手拉溜绳使用,不得在机械驱动的吊装作业中作为起吊索具使用。
1.2.3 麻绳不得向一个方向连续扭转,发现后应及时消除。
1.2.4 麻绳使用中严禁与锐利的物体接触,无法避免时应加垫保护。
1.2.5 麻绳作跑绳使用时,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0,作绳扣使用时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2.
1.2.6 麻绳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不得受热受潮,且不得与酸、碱等腐蚀性介质接触。
1.2.8 钢丝绳使用时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表1、2、8的规定。
?
表1.2.8 钢丝绳的最小安全系数
用途 风缆绳 手动起重设备跑绳 设备跑绳机动起重 作索吊
无弯矩 作捆绑
吊 索 用于载人的升降机 安全系数 3.5 4.5 5 6 8 14
1.2.12 钢丝绳使用中不得与棱角及锋利物体接触,无法避免时应垫以圆滑物件保护。
1.2.13 钢丝绳不得成锐角折曲、扭结,也不得受夹、受砸而变成扁平。
1.2.14 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修整、润滑、保养。当发现磨损、锈蚀、断丝、电弧伤害等现象时,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降低受力。当一个捻距内断丝及电弧伤害达到下列数量时,即应报废。
(6×19+1)者 10根
(6×37+1)者 20根
(6×61+1)者 30根
1.2.15 滑车应按《H系列通用起重滑车》(GB1204)中的规定选用。
1.2.16 滑车使用前应进行清洗、检查、润滑。必要时重要部件(轴、吊环、吊钩)应进行无损检测,当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使用。
1 滑车上有裂纹或永久变形;
2 滑轮槽面磨损深度达到3mm;
3 滑轮槽壁磨损达到原壁厚的20%;
4 吊钩的危险断面磨损达到原厚度的10%;
5 吊钩扭曲变形达到10. ;
6 轮轴磨损达到轴径的2%;
7 轴套磨损达到壁厚的10%.
1.2.18 吊钩上的防止脱钩装置应齐全完好,若无防止脱钩装置时应将钩头加封。
1.2.19 吊钩不得补焊。
1.2.20 绳卡应无裂纹及表面创伤,螺母可用手自由拧入,但不得松动。
1.2.21 卸扣表面应光滑,不得有毛刺、裂纹、变形等缺陷。卸扣不得补焊。
1.2.22 卸扣螺杆旋入时,应顺利自如,螺纹必须全部拧入螺口内。
1.2.23 卷扬机应固定牢固,受力时不得向横向偏移。转动部件应润滑良好、制动可靠。
电气设备和导线应绝缘良好、接地(接零)保护可靠。
1.2.24 卷扬机的电动机旋转方向应与操作盘标示一致。
1.2.25 钢丝绳在卷筒中间位置时,应与卷筒轴线成直角。卷筒与第一个导向滑轮的距离应大于卷筒长度的20倍,且不得小于15m。卷筒内的钢丝绳最外一层应低于卷筒两端凸缘高度一个绳径。
1.2.26 钢丝绳在卷筒上应排列整齐,绳端固定牢靠,工作时卷筒上的钢丝绳不得少于5圈。
1.2.27 卷扬机外露传动部分,应加设防护罩,运转中不得拆除。
1.2.28 卷扬机操作人员,吊装、指挥人员和拖、吊的重物三者之间,视线不得受阻,如有障碍物,应增设指挥点。
1.2.29 发现卷扬机的电动机、变阻器的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应立即停车查找原因。
1.2.30 卷扬机制动器打滑失灵时,应立即停车清洗或调整。
1.3.1 埋入式地锚应根据施工方案标注的地点、方位、吨位进行开挖和埋设。锚坑前方2.5倍坑深范围内,不得有地沟、电缆、地下管道等。
1.3.2 埋设地锚时,除混凝土构件外,其他埋入的材料均应进行防腐处理。回填土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埋设质量进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