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包装材料不溶性微粒测定法YBB00272004.doc
包装材料不溶性微粒测定法
本法适用于药用胶塞、输液瓶、输液袋和塑料输液容器用内盖的不溶性微粒大小及数量的测定。
本法包括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除另有规定外,测定方法一般先采用光阻法;当光阻法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应采用显微计数法进行复验或测定,并应以显微计数法的测定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第一法 光阻法
原理 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窄小的检测区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入射光,由于被微粒阻挡而减弱,因此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成正比,光阻法检查不溶性微粒即依据此原理。
仪器装置 仪器通常包括取样器、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三部分。测量粒度范围为2~50μm,检测微粒浓度为0~5000个/ml。
仪器的校正与检定 所用仪器至少每6个月应校正一次。
(1)取样体积的准确性
校正方法 待仪器稳定后,取多于取样体积的微粒检查用水置于取样瓶中,称定重量,依法安装取样瓶,开启仪器,通过取样器量取一定量的水,再次称定重量。以两次称定的重量只差计算取样体积。连续测定3次,各次测得体积与量取体积的差应在±5%以内。测定体积的平均值与量取体积的差应在±3%以内。也可采用其他适宜的方法校正,结果应符合上述规定。
(2)微粒计数的准确性
取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平均粒径为10μm或25μm的标准例子,制成每1ml中含1000~1500微粒数的悬浮液,超声处理(80~120W)30秒脱气或静置适当时间脱气,开启搅拌器,缓慢搅拌使其均匀,依法测定3次,第一次数据不计,后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与已知粒子数之差应在±20%以内。
(3)传感器的分辨率
计数器对于粒子的大小完全依赖于所采用的传感器,不同的传感器,其分辨率也会有所不同。取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平均粒径为10μm的标准粒子(均值粒径的标准差应不大于1μm),制成每1ml中含1000~1500微粒数的悬浮液,超声处理(80~120W)30秒脱气或静置适当时间脱气,开启搅拌器,缓慢搅拌使其均匀(避免气泡产生),依法测定10μm和12μm两个通道的粒子数,使得两个通道的差值计数与10μm通道累计计数之比应不小于68%。若校正结果不符合规定,应重新调试仪器后再次进行校正,符合规定后方可使用。
注:如所使用仪器附有自检软件,可进行自检。
试验环境及检测 试验操作环境不得引入明显的微粒,测定前的操作应在层流净化台中进行。玻璃仪器和其他所需的用品均应洁净、无微粒。本法所用微粒检查用水,使用前须经不大于1.0μm的微孔滤膜滤过。
取微粒检查用水50ml,按光阻法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连续测定3次,每次取样量不低于5ml,读取后两次的测量结果,每10ml中含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10粒以下,含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2粒以下。否则表明微粒检查用水、玻璃仪器或试验环境不适于进行微粒检查,应重新处理,检测符合规定后方可进行供试品测定。
测定法
(1)药用胶塞
除另有规定外,取完整被测胶塞数个(取用胶塞的数量应使总表面积尽量接近100cm),置250ml三角烧杯中,加入微粒检查用水适量(取用微粒检查用水的ml数与被测胶塞总面积的cm数之比为1:1),用铝箔(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封口)盖住三角烧杯杯口,置振荡器中(水平圆周转动,直径12±1mm,震荡频率300±10转/分钟)震荡20秒。小心移开铝箔(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封口),先倒出部分供试液冲洗开启口及取样瓶后,将供试液倒入取样瓶中(或直接置于取样器上),静置,在15~30分钟时间范围内连续测定3次,弃去第一次数据,读取后两次测定结果,计算平均值。
(2)输液瓶和输液袋
除另有规定外,取装液供试品适量,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小心翻转20次,使溶液混合均匀,立即小心开启容器,先倒出部分供试品溶液冲洗开启口及取样瓶,再将供试品溶液倒入取样瓶中,超声处理(80~120W)30秒脱气或静置适当时间脱气后,置于取样器上,开启搅拌器,缓慢搅拌使溶液均匀(或将供试品容器直接脱气后置于取样器上,不加搅拌),依法测定3次以上,每次取样应不少于5ml。弃去第一次数据,读取后两次测定结果,计算平均值。
(3)塑料输液容器用内盖
除另有规定外,取塑料输液容器用内盖5个,置500ml锥形瓶中,加入250ml微粒检查用水,用铝箔(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封口)盖住锥形瓶瓶口,置振荡器中(水平圆周转动,直径12±1mm,震荡频率300±10转/分钟)震荡20秒。小心移开铝箔(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封口)μm,气流方向由里向外,应定期检查风速及净化台上空气中的微粒数。
显微镜 双筒大视野显微镜,目镜内附标定的测微尺(每格0.05~0.1mm)。坐标轴前后、左右移动范围均应大于30mm,显微镜装置内附有光线投射角度、光强度均可调节的照明装置。检测时放大倍数不小于100倍。
微孔滤膜及滤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分析化学3-2.ppt
- 分析化学4-3.ppt
- 分析化学4-4.ppt
- 分析化学4.ppt
- 分析化学6.ppt
- 分析化学9.ppt
- 分析化学B4.doc
- 分析化学chapter011.ppt
- 分析化学chapter021.ppt
- 分析化学chapter061.ppt
- DB3412_T 8-2021小麦-蜜本南瓜套种栽培技术规程.docx
- 2025年智慧城市地下管廊运维管理技术战略布局报告.docx
- DB3408T 005-2021 蔺草-水稻连作 高效施肥技术规程.docx
- DB3302T183-2018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15_T 53-2023 金寨桑黄菌种及菌段制作技术规程.docx
- DB34_T 4612-2023 隧道式菇房草菇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302T193.1-2019 籼粳杂交稻甬优538单季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机插栽培.docx
- 2025年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储能技术与电动汽车V2G技术发展分析.docx
- DB22T 2386-2015 白僵菌颗粒剂防治玉米螟技术规范.docx
- DB32T 3500-2019 涂料中挥发性有机物限量.docx
文档评论(0)